二、残损币兑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4651
颗粒名称: 二、残损币兑换
分类号: F832;F426;F822
页数: 2
页码: 103-104
摘要: 1955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残缺人民币兑换方法,并对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做出内部掌握说明。残缺人民币票面残缺不超过五分之一,票面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的;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但能辨别真假、票面完整或不超过五分之一,票面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的;票面残缺五分之一以上至二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应持币向中国人民银行照原面额半数兑换,但不能流通使用。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残损人民币 自治区 人民币 残缺人民币

内容

1955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残缺人民币兑换方法,并对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做出内部掌握说明。残缺人民币票面残缺不超过五分之一,票面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的;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但能辨别真假、票面完整或不超过五分之一,票面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的;票面残缺五分之一以上至二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应持币向中国人民银行照原面额半数兑换,但不能流通使用。凡残缺人民币票面残缺二分之一以上的,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不能辨别真假的,刻意挖补、涂改、贴、拼凑揭去一面的均不予兑换。不予兑换的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打洞作废,不得流通使用。
  1958年9月30日,人行自治区分行转发《硬分币兑换办法》及残缺拾元券按照《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办理通知。通知内容:10元券不另发兑换办法,按现行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1955年5月8日公布)规定办理。硬分币兑换办法规定在流通过程中,摩擦受到损伤的硬分币,能辨别正面的国徽或反面数字,即可兑换新的硬分币;已经穿孔、裂口、破缺、压薄、变形以及正面的国徽和反面的数字皆不能辨认的硬分币,一律不能兑换新硬分币,同时不能在市场上使用。人行自治区分行在转发硬分币兑换办法的同时转发《硬分币兑换办法掌握说明》。规定版面略有弯曲、伤痕或有凹凸不平的情况,凡能辨别国徽、金额均可按面额兑换;不予兑换的硬分币要收回,群众要求退还的,应声明不得在市场上流通;有硬分币被破坏或伪造情况时,须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追查,如情况属实,参照《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处理。
  1960年2月2日,人行阿勒泰专区分行转发人行自治区分行《关于建立残缺破币销毁点及有关销毁手续的通知》。通知要求充分认识销毁残缺币意义,加强对残损币管理,强化销毁程序和审批。同时规定银行和监销人员职责、销毁时安全事项、销毁后手续处理。县域信用合作社,执行上级通知精神,严格审批手续,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及时、安全销毁残缺破币。
  1964年4月3日,人行阿勒泰专区分行(代电)《关于公开收兑三种钞票的通知》,通知指出:按人行自治区分行特急电通知,关于公开收兑三种钞票,中央已决定自4月15日起,停止流通使用,限30天兑换完毕。县域信用合作社和银行营业所按通知精神,做好宣传和职工收兑培训工作,使职工了解收兑程序和收兑券分版工作,为县域收兑“三票”工作有序开展打下基础。
  1965年9月28日,人行自治区分行转发人民银行《关于残缺人民币兑换规定》和《关于修订人民币销毁和挑剔标准加强破币回收工作的意见》。县域信用合作社根据通知精神,组织出纳人员学习,并贯彻实行。
  2003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残缺、污损人民币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继续流通的人民币。群众在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按原面额全额兑换;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和票面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人民币,按原面额一半兑换。兑付额不足1分,不予兑换;5分按半额兑换,兑付2分。10月15日,人行阿勒泰地区中新心支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支行要安排部署好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县域信用社执行通知精神,认真做好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工作。
  2004年4月,农村信用合作社现金发行纳入国家发行基金管理,同时人民银行根据货币管理有关规定,对农村信用社残损币回笼纳入考核计划。当年,县联合社召开由分管领导和各部室负责人参加的残损人民币兑换会议,制订计划,把任务分解到基层各信用分社。各分社设立“残损人民币兑换服务窗口”,随时办理兑换业务,为客户提供方便。同时,联合社各分社采取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为农牧民讲解残损币知识,并实行上门兑换服务。
  2005年6月21日,县联合社下发《关于做好2005年度残损人民币收回工作的通知》。要求全辖出纳、柜面人员高度重视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做到应收尽收。2005年以后,县联社按照人民银行要求,每年制订残损币回收计划,分解到各基层信用社。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哈巴河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哈巴河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