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良贷款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745
颗粒名称: 四、不良贷款管理
分类号: F832;F8;F426
页数: 3
页码: 139-141
摘要: 县联社加强贷款五级分类后续管理,提升分类水平和技能。注重质量,准确分类,按季调整。信贷人员做好外调工作,全面掌握借款人的真实财务状况和影响贷款偿还的非财务因素,确保分类结果定性的准确。同时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积极、实时地做好季度的分类调整工作。2006年,县联社不良贷款余额973万元,其中次级类46万元、可疑类839万元、损失类88万元;不良贷款率7.75%。
关键词: 新增贷款 不良贷款余额 不良贷款清收 信用社 不良贷款

内容

县联社加强贷款五级分类后续管理,提升分类水平和技能。注重质量,准确分类,按季调整。信贷人员做好外调工作,全面掌握借款人的真实财务状况和影响贷款偿还的非财务因素,确保分类结果定性的准确。同时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积极、实时地做好季度的分类调整工作。2006年,县联社不良贷款余额973万元,其中次级类46万元、可疑类839万元、损失类88万元;不良贷款率7.75%。
  2010年4~9月,由于巴楚县相继遭受沙灾、旱灾、水灾的侵害,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农民受灾情况严重,致使受灾农户无法按期归还贷款。不良贷款比上年增加673.04万元,其中595万元新增不良贷款是由于农户遭受涝灾无法按期归还贷款所致。不良贷款率上涨1.59%。至年末,联社不良贷款余额1558万元(五级分类),比上年增加673万元,增长76.06%,不良贷款占比4.22%。对完成不良贷款计划的4个信用社提出表扬,分别是恰尔巴格信用社、色力布亚信用社、英吾斯坦信用社、图木舒克信用社,对不良贷款占比较高的多来提巴格信用社和阿纳库勒信用社提出批评。
  2011年,县联社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制订不良贷款清收计划,积极清收不良贷款。严格落实任务清收制。年初联社根据各网点不良贷款的实际情况,下达不良贷款清收任务,加强对岗位清收不良贷款的管理,落实岗位清收不良贷款责任人,将不良贷款分解到个人,制订奖惩措施,实行按月考核。奖励清收贷款任务完成较好的员工,惩处清收贷款任务完成较差的员工,奖惩分明,使清收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在工作中执行。对联社内部职工自己贷款、亲属贷款、介绍和担保贷款形成不良的,以及违规违纪贷款,采取处罚性、强制性措施,限期收回。对责任清收贷款按照不良贷款金额、工资标准等具体情况与责任人工资挂钩,用于归还不良贷款。跟踪、督促各网点的不良贷款催收进度,加强贷后管理,加大贷后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建立有效的贷后预警检查和纠偏机制,以遏制不良贷款上升势头。加大依法清收的力度,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确保诉讼时效,对即将超诉讼时效的,实行公证催收。选准起诉对象,特别对信誉较差、赖账不还或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财产的借款人坚决起诉。对地方党政干部欠贷的起诉,争取地方党政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以减少依法收贷的阻力。提高依法收贷效果。联社对25笔不良贷款的借款人提起诉讼,起诉贷款本金共962.74万元,执行回贷款4笔、金额144.28万元。执行中贷款21笔、本金818.46万元。加强对贷款“三查”制度的执行力度,从源头上把好新增贷款质量关,优化贷款结构,通过大力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增加农户小额信贷的投放,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强化贷款管理,严格坚持审贷分离和报批咨询,减少新增贷款的风险,严格按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等措施,防止前清后淀。从严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严格执行单一客户信贷集中度不超过10%和集团客户不超过15%的监管标准。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联社不良贷款余额2162万元,比上年增加604万元,增长38.7%;流动性比列60.37%,下降6.64%;资本充足率10.1%,降低4.63个百分点。全年落实不良贷款责任人30人,落实责任贷款206.32万元,扣划工资总额26.8万元。
  2012年,县联社制订不良贷款清收计划,落实不良贷款责任清收制度,成立不良贷款清收小组,继续加大依法清收的力度,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等措施,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根据3月末流动性压力测试情况,随时匡算资金头寸,对资金进行有效的调剂。充分利用资金资源,在信贷投放方向、投放量、投放时间等方面做好统筹工作,如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量,合理制定贷款期限,努力提高信贷资金的到期变现能力,多举措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以增强资金的效益性和流动性。严防发生流动性风险。加强大额贷款的管理,对于大额贷款联社严格执行单一客户信贷集中度不超过10%和集团客户不超过15%的监管标准,采取跟踪监测的方式,严密监控其信贷资金流向,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一旦发现风险,立即采取措施。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新增贷款质量关,优化贷款结构,通过大力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增加农户小额信贷的投放,大力推行抵(质)押贷款,强化贷款管理,严格坚持审贷分离和报批咨询,减少新增贷款的风险,防止前清后淀。积极筹集资金,促进存款稳步增长。争取政府协助,增加优质存款。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联社领导主动出击,积极与重点工程项目指挥部沟通、协调,提高对公存款总量。当年,联社制定《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不良贷款清收激励费用考核办法》。奖励标准为清收已核销呆账贷款本息,最高按照收回金额的20%兑现奖励;清收逾期720天(含)以上的不良贷款本息,最高按照收回金额的5%兑现奖励;清收逾期360天(含)以上不良贷款本息,最高按照收回金额的3%兑现奖励;清收逾期90天(含)至360天的不良贷款本息,最高按照收回金额的1%兑现奖励;清收逾期1天(含)至90天的不良贷款本息,最高按照收回金额的0.1%兑现奖励。截至第一季度末,联社资金流动性比例为22.88%,比上年降低31.9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7.94%,比上年降低4.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1503万元,增加65万元,增长4.6%。

知识出处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巴楚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巴楚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