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揽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73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揽存
分类号: F832;F8;F426
页数: 4
页码: 124-127
摘要: 1953年,随着全国农业合作化的兴起,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随之建立。信用合作社为支持农村经济建设,满足信用社信贷资金的需求,把存款业务当作首要任务,积极开办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业务。
关键词: 县域农村 县联社 吸收存款 存款余额 信用社

内容

1953年,随着全国农业合作化的兴起,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随之建立。信用合作社为支持农村经济建设,满足信用社信贷资金的需求,把存款业务当作首要任务,积极开办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业务。
  20世纪50年代初期,县域农村信用合作社人员少,大都采取背包串户,上门服务。为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农村互助合作化运动迅速发展,农村存款中个人存款比列下降,集体存款比列逐渐上升。1956~1961年,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为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信用社职工积极组织存款,大力吸收资金,并坚持“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进行宣传和服务工作,存款工作有发展。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倡导集体经济,金融系统扶助的也是集体企业,自然人的个人存款减少,存款余额增加缓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存款规模不断扩大,储蓄存款成为县域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中的主角。信用社的资信程度越来越高,存款额度大幅攀升。在各商业性银行面临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下,县域公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自己传统的“经营灵活性”方法和手段,利用长时期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树立起来的诚信,以存款业务品种的多样化、服务方式的创新、服务质量的提高、营业环境改善、现代化的结算工具等最快捷的,最方便的手段为储户服务。同时为农村信用社注入活力,使信用社在金融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1980年末,县域公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各项存款余额1384.3万元,其中农村存款余额337.5万元,农村储蓄存款余额516.1万元,其他存款530.7万元。1981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625.3万元,其中农村存款余额387.5万元,农村储蓄存款余额648.8万元,其他存款477.5万元。
  1984年,县域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存款,提取15%~30%的存款准备金存入农业银行。
  1985年末,县域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580.70万元,比上年增加127.25万元,增长28.06%。定期储蓄比重为41.47%。人均收储54071元。
  1988年,在储蓄业务竞争中,由于“工、建行下乡,农行进城及邮电储蓄遍城乡”的市场经济竞争局面,县域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一样面临着挑战。
  1990年,县域农村信用社职工终日奔波在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使各项存款余额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1995年末,县域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9197.2万元。其中储蓄存款8497.5万元,单位存款699.7万元。
  2000年4月1日,县域农村信用社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务院发布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信用社柜员在办理个人新开立储蓄存款账户时,核对储户法定身份证件与存款凭条上的姓名、证件号码是否一致,并在有关凭证、账簿(卡)上进行登记。
  2004年,巴楚县农业遭受较为严重的雹灾和旱灾,使农业生产减产,加上棉花价格下调,农民收入减少,由此制约存款增长。县联社一方面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帮助农民生产自救、打井抗旱,另一方面动员全联社员工加大对吸储揽存的工作力度,存款大幅度增加,增强信用社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全县城乡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同时也为联社增收奠定基础。
  2005~2007年,县联社单位存款呈逐年下降趋势,所占比重较小。从最大十家存款客户来看,主要是单位存款,余额8299万元,基本上为各乡(镇)财政所和棉麻公司乡(镇)轧花厂账户,县城企事业单位基本未在信用社开户。2005年,各项存款51322万元,其中单位存款15554万元,占各项存款30.31%;储蓄存款35768万元,占69.69%。
  2006年,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54351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33.97%。其中单位存款13485万元,占各项存款24.81%;储蓄存款40866万元,占75.19%。
  2007年,由于自然灾害影响,县联社存款大幅下降,出现流动资金紧张问题。为解决资金困难问题,联社对各信用社安排吸收存款任务。在吸收存款工作中部分信用社高度重视,超额完成存款任务,但部分信用社不重视吸收存款工作,存款反而继续下降,使全辖信用社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联社于9月3日召开总结会议,决定对夏马勒信用社主任艾尼·亚生、阿克萨克马热勒信用社主任吾布力·艾莎奖励现金各1000元;对多来提巴格信用社主任、阿纳库勒信用社主任罚款各300元。
  2008年,县联社以增加存款余额作为工作任务,年初对各信用社存款任务进行明确细致的安排,按月进行总结考核,根据任务的完成实行奖罚。动员所有员工积极吸收存款,联社领导班子成员经常和企事业单位保持联系,稳定与发展客户队伍。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延长工作时间、加大社会面的宣传力度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使存款余额大幅度增加。
  2009年,县联社全社员工取消休假、公休和节假日,投入到旺季工作中。联社抽调干部到基层信用社协助开展旺季工作,将机关工作人员分三大班组,轮流组织为基层社配送、回笼和复点现金服务,同时加班加点保证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以上有效措施,实现存款大幅增长,整体规模上了新台阶。
  2010年,县联社开设涉农账户,充实联社存款资金,提高联社在巴楚县同行业的地位。通过开展揽存、揽储活动,联社涌现出揽储能手。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员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同时对综合考核排名最后的员工亮出黄牌,诫勉谈话,并提出通报批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23810万元,比上年增加36095万元,增长41.15%,完成年末新增计划任务103.25%。基层信用社存款任务完成100%以上的信用社8个,90%以上7个,80%以上1个。对图木舒克信用社、英吾斯坦信用社、恰尔巴格信用社、阿拉格尔信用社提出表扬,对文化西路信用社提出通报批评。
  2011年,县联社从各方面拓展吸收存款渠道。联社上下联动,加强客户服务部的市场营销和公关力度,积极、主动的从各方面吸收存款;机关部室全体员工按月揽存、按季考核,将揽存任务纳入到考核范围内。
  2012年,县联社大力组织农村闲散资金揽储,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做好宣传工作,挖掘农村储源,巩固农村存款阵地。抓好对公存款,加强客户服务部的市场营销和公关力度,积极、主动提供上门服务,稳抓对公存款。开展POS机转账业务。联社与有业务合作的棉花公司进行协商,在支付棉花款时都尽量使用POS机进行划拨,以稳住存款。制订以“奖励为主,处罚为辅”的揽存措施,机关各部室人员主动按月揽存,按季考核,上下联动抓存款。至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48364.57万元,比上年增加56875.78万元,完成计划任务99.35%。比上年同期增加56875.78万元,历史性突破20亿元大关。

知识出处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巴楚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巴楚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