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起源与启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088
颗粒名称: 一、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起源与启动
分类号: F832;F127;F426
页数: 1
页码: 285-285
摘要: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活动起源于2000年广东省茂名地区高州市农村信用联社,2001年至2006年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和各地州市中心支行,把“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活动引进新疆,并逐步向全疆各个县市推广。
关键词: 信用村 广东省茂名 农村信用联社 农村信用工程 自治区

内容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活动起源于2000年广东省茂名地区高州市农村信用联社,2001年至2006年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和各地州市中心支行,把“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活动引进新疆,并逐步向全疆各个县市推广。
  2000年3月,广东省茂名地区高州市农村信用联社,开展创建“信用村(镇)”试点工作,在改善信用环境、规范农村金融秩序、建设诚实守信文化、落实经济金融政策、推动“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成功的经验。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活动,能给当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及广大农牧民带来四大好处:一是减少贷款环节,广大农民凭贷款证到所在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可随到随办贷款,解决农牧民贷款难、担保难的老大难问题;二是促进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培养广大农民守信用、讲诚信的文明风尚,有效改善信用环境;四是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村信用社的存款,促进全辖各信用社业务的发展。
  2001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领导干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认为广东省茂名地区高州市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创建“信用村(镇)”,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活动的做法经验完全符合新疆农村的实际情况。通过规范农村金融秩序,促进诚实守信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全疆长期以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诚信环境不完善、广大农牧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的老大难问题。决定在全疆各地、州、市、县逐步推动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
  2002年2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向人民银行新疆各地、州、市中心支行印发《关于赴广东高州考察创建信用村(镇)活动情况的报告的通知》,要求全疆各地、州、市中心支行在辖区内积极推进创建“信用村(镇)”的活动,改进全疆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支农服务,充分发挥支持“三农”、推进县域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

知识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额敏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额敏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