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恢复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008
颗粒名称: (三)恢复发展
分类号: F832;F8;F830
页数: 4
页码: 226-229
摘要: 1979—1996年,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额敏县的各项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额敏县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存款业务也迅速恢复和发展。
关键词: 额敏县 农村信用社 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余额 信用社

内容

1979—1996年,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额敏县的各项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额敏县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存款业务也迅速恢复和发展。
  1979年2月,额敏县县委、县革委会召开四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自治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确定把全县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战略方针,强调不用阶级斗争替代生产斗争,今后不再搞大的政治运动。自此,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告别突出政治的时代,开始走向全力开展各项业务的正轨。在农业银行额敏县支行的领导、管理下,额敏县农村信用社恢复一些规章制度,加强存款业务的宣传、引导,储蓄存款工作重新有起色。年末,额敏县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66万元,比上年增加98.4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2.7万元,比上年增加5万元。
  1980年,额敏县农村信用社抓住本年国家两次调整储蓄利率的机会,加大储蓄宣传,并加强流动服务。额敏县红旗公社农村信用社八一大队信用站职工赵正德,在大队社员中广泛宣传,上门服务,吸收大量存款,八一大队信用站的储蓄存款余额从1979年末的0.97万元,增长到4.3万元,全年增加3.33万元,增长344.6%。全大队有105户人家,共2320口人,户均存款额达到411元,人均存款额18.59元。
  二道桥农村信用合作社年初储蓄余额只有817元,经过信用社职工也斯木汗逐户宣传找典型,针对二道桥乡1个老汉的700元现金放到家里被偷的事例,广泛向全乡农牧民宣传把钱存入农村信用社有利息有保障,功在国家,利在自己的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至1980年末,二道桥农村信用社的储蓄余额达到1.44万元,较上年增加1.36万元,增长17倍。
  至1980年底,额敏县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存款余额翻一番多,达到56.24万元,比上年增加33.54万元,完成农业银行额敏县支行下达的全年储蓄存款计划任务的117.08%。
  1981年,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干部职工实行国家行政工资标准,与农业银行职工的工资标准一致,激发全县信用社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至年底,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3.24万元,比上年增加7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6.4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46.8万元。
  1982年,额敏县玉什哈拉苏公社直属队信用站贾苏尔积极开展储蓄工作,坚持流动服务,到8月底,直属队信用站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4万元,比年初增加2.8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4%,定期储蓄占存款总额的63.2%,全大队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存款91.61元,比年初增加17.71元。至年底,全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54.87万元,比上年增加91.67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45.48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09.39万元。
  1983年9月,中国农业银行额敏县支行组织全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展“访百户,收万元”的活动,活动开展10天后就涌现出收贷收储3万元以上的3位标兵:十月公社信用社信贷员满苏、红旗公社信用社信贷员荆志新、东风公社信贷员王成琴。
  12月2日前进公社三大队二队进行年终分配,农业银行额敏县支行主管信用社工作的副行长亲自挂帅,克服大雪封路不通车的困难,带领信用社干部步行赶到该队,走村串户对群众宣传储蓄的好处和意义,打消群众的顾虑,全队73户社员共兑现21.56万元,参加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的有92人,吸收储蓄存款5.18万元。
  至1983年底,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91.1万元,比1982年增加136.23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11.02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80.08万元。完成县支行年初所下达计划任务143万元的95.10%。
  从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由于全县信用社贷款发放迅猛,1985年初个别信用社由于资金运转不开,出现关门歇业现象,信用社的信用受到损害,在群众中影响比较大。1984年,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为309万元,比1983年增加18.46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26.71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82.85万元。
  1985年前三个季度,全县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工作进展缓慢,任务完成都很差。10月,农业银行额敏县支行召开全县农村信用社干部大会,把全年收储任务落实到个人,把完成任务的好坏同工资奖金挂钩,激发全县农村信用社职工的积极性。各家农村信用社一改平时开门营业晚、关门早的陋习,每日及时开门,延长服务时间。及时公布利率调整情况,用大字写好贴在墙上,还在柜面上主动做口头宣传。有的职工服务到家,登门入户给村民办理存款的存取业务,动员很多储户,吸收大量的储蓄存款,超额完成任务。
  霍吉尔特蒙古乡农村信用社会计员吐尔逊的储蓄存款任务是11.2万元,实际吸收储蓄存款14.5万元,超额3.3万元完成全年储蓄存款任务;玉什哈拉苏乡二村信用社会计马苏提汉的储蓄存款任务是12.5万元,全年实际吸收的储蓄存款为19.6万元,超额7.1万元完成全年储蓄存款任务;郊区乡信用社主任赵正德的储蓄存款任务是20.6万元,实际吸收储蓄存款28.3万元,超额7.7万元完成全年的储蓄存款任务;玉什哈拉苏乡、哈拉也门乡两个乡的7家信用社储蓄存款年度任务是81.4万元,全年实际吸收储蓄存款117.6万元,超额35.2万元完成全年的储蓄存款任务。
  至1985年底,额敏县农村信用社职工完成储蓄任务共奖励1184.16元,没有完成任务被罚扣30%工资的金额为803.78元。全县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43.54万元,比1984年增加34.54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24.48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219.06万元。
  1986年7月1日,额敏县信用社正式恢复办理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业务,存期不满半年的存款按活期利率计息,存期满半年或1年的存款,按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打9折计付利息。至年底,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10.45万元,比1985年增加66.91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41.99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268.46万元。
  1987年,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32.44万元,比1986年增加121.99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05.76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381.79万元,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余额44.89万元。
  1988年,为控制物价,稳定金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开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业务。额敏县农村信用社按照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对个人三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指整存整取、存本取息、华侨人民币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补贴。规定9月10日前存入、9月10日后到期的上述定期储蓄存款可自动转存“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储户的保值储蓄收益率为规定的储蓄利率加上人民银行总行计算的保值补贴率。保值储蓄存款不得提前支取,否则不享受保值补贴。保值储蓄存款到期不取并不办理转存手续,从存款到期日至取款日,只按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不再给予保值补贴。至年底,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04.37万元,比1987年增加171.93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46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338.49万元,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余额44.74万元,保值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75.17万元。
  1989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资金需求更为突出,为吸收更多闲散资金,国家再次高调高存款利率,一年期利率为月9.45‰,八年期利率为月14.7‰,是历史最高点。至年底,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687.19万元,比1988年下降17.18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36.72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332.29万元,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余额42.5万元,保值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75.68万元。
  1990年,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总额606.4万元,比1989年下降80.79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73.6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337.21万元,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余额28万元,保值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67.59万元。全县12家大社(独立核算的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存款余额406.4万元,4家信用分社的储蓄存款余额90万元,4个储蓄所的储蓄存款余额110万元。其中郊区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全年储蓄存款任务超额完成。
  额敏县郊区信用社有职工7人,下设4个信用站,担负着全乡27个自然村1.4万人口的信贷储蓄业务。郊区信用社多次组织大家讨论和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端正思想,统一认识,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把大力吸收储蓄存款业务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到8月末,全社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的储蓄任务。至年底,全社存款余额达到338.5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30万元,比计划增加11.7%,比上年同期增加95.5万元,实际增长39.3%,完成任务的111.7%。其中:郊区信用社大社上年各项存款余额147.2万元,其中各项储蓄存款余额139.8万元,全年增加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6%,年末实际余额217.2万元,完成任务的121.95%;郊东信用站上年各项存款余额53.6万元,年末实际余额78.2万元,完成任务的112.1%;五一站上年各项存款余额10.1万元,全年实际增加4.6万元,比上年增长45.5%,年末实际余额14.7万元,完成任务的85.4%;幸福站上年各项存款余额9.5万元,全年增加1.1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年末实际余额10.6万元,完成任务的63.8%;八一站上年各项存款余额13.7万元,全年比上年减少2.8万元,年末余额10.9万元;协储员吸收存款上年余额6.7万元,本年末余额7.5万元,增加0.8万元。
  1990年后,额敏县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经商户、经营企业主、个体经营户、专业户、承包土地大户、各种经济联合体日益增多,资金来源增加。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始终把存款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加大开展储蓄存款业务力度,组织各种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至1991年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为686.1万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641.8万元。
  1994年至1996年,由于各类债券大量上市,额敏县境内集资建房、单位高利集资、市场摊位投标等各种形式的集资不断涌现,对储蓄存款的冲击较大。为确保储蓄存款的稳定增长,满足信贷资金的需求,信用社改过去等客上门为主动上门服务,上门吸储和下乡揽储,组织大量社会闲散资金,壮大资金实力。信用社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利用信用社点多线长的优势,对重点工商户实行上门服务和电话预约服务,既方便客户,又增加信用社的知名度。至1996年底,额敏县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97.88万元,比1979年增加1125.86万元,增长423.22%。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384.44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983.79万元,保值定期储蓄存款余额29.65万元。

知识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额敏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额敏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