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曲折徘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007
颗粒名称: (二)曲折徘徊
分类号: F832;F8;F426
页数: 1
页码: 226-226
摘要: 1958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在“越大越公越好”的左的思想影响下,额敏县各个人民公社将贫、富队拉平分配,社员的自留地、自留畜等被收归公社管理。在劳动力、生产资料方面,公社对大队、大队对生产队无偿实行“一平二调”,任意平调大队、生产队的财务、资金、劳动力,兴办社营企业,以壮大公社经济。在此形势下,1959年2月,额敏县农村信用社被下放给各个人民公社,成为人民公社信用部。
关键词: 额敏县 农村信用社 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余额 信用社

内容

1958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在“越大越公越好”的左的思想影响下,额敏县各个人民公社将贫、富队拉平分配,社员的自留地、自留畜等被收归公社管理。在劳动力、生产资料方面,公社对大队、大队对生产队无偿实行“一平二调”,任意平调大队、生产队的财务、资金、劳动力,兴办社营企业,以壮大公社经济。在此形势下,1959年2月,额敏县农村信用社被下放给各个人民公社,成为人民公社信用部。5月,又被下放给各个生产大队,成为信用分部。信用社的正常业务受到干扰,资金基础薄弱,造成资金周转困难,有的信用分部甚至存款的兑付都存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
  1961年,额敏县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存款业务有很大的发展,至9月底,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1.8万元。
  1966年4月,额敏县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农村信用社也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单位,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部分信用社干部被打成“四不清”,勒令“下楼、洗澡、放包袱”,经济上退赔。
  1968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下发《关于进一步实行节约革命,坚决节约开支的紧急通知》,要求对10类坏人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实行冻结。额敏县当时也冻结一些单位的所谓“坏人”在信用社和其他银行的储蓄存款。这一错误做法造成严重后果,大大影响群众存款积极性。当时,大力宣扬的“穷革命,富变修,储蓄利息收入是剥削”的谬论,也是影响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特别是储蓄存款业务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970年3月,额敏县“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成立,社会秩序、工作秩序逐步恢复。但信用社在“精兵简政”“亦工亦农”等错误路线影响下,参加“大批判”,参加各类“学习班”等,对干部队伍影响很大,使干部职工人心涣散,加之派性的影响,对各项业务开展十分不利。
  1978年1月1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纳入人民银行信贷计划之中。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制定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至年底,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为17.7万元,比1957年增加4.48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为7.8万元,占储蓄存款总额的44.07%;定期储蓄存款余额为9.9万元,占储蓄存款总额的55.93%。

知识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额敏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额敏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