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定期存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003
颗粒名称: 三、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定期存款
分类号: F832;F426;F822
页数: 2
页码: 224-225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家推行物价改革,在物价“闯关”思想指导下,加之信贷资金规模投放过大,出现全国性的物价上涨过快过猛的局面,各地群众大量取款抢购物品,反过来又推动物价上行,导致存款大幅下降,形成金融风险。为控制物价,稳定金融,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有关问题规定的通知》。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定期储蓄存款 保值储蓄 人民币 存款业务

内容

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家推行物价改革,在物价“闯关”思想指导下,加之信贷资金规模投放过大,出现全国性的物价上涨过快过猛的局面,各地群众大量取款抢购物品,反过来又推动物价上行,导致存款大幅下降,形成金融风险。为控制物价,稳定金融,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有关问题规定的通知》。
  1988年9月10日开始,对城乡居民个人三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指整存整取、存本取息、华侨人民币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补贴。1988年9月10日前存入、1988年9月10日后到期的上述定期储蓄可自动转存“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储户的保值储蓄收益率为规定的储蓄利率加上人民银行计算的保值补贴率。“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不得提前支取,否则不享受保值补贴。“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到期不取并不办理转存手续,从存款到期日至取款日,只按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不再给予保值补贴。
  1990年3月,经过国家治理整顿,随着物价总指数的降低,“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的贴补率降为零。
  1990年6月至1991年11月,保值贴补率连续18个月为零,1991年12月1日停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业务。
  1993年7月11日,随着物价波动又恢复开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业务。
  1996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的紧急通知》,额敏县农村信用社不再办理新的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业务。在此之前已经存入额敏县信用社的3年期以上的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仍然给予保值,但保值贴补率为零的月份不再公布贴补率。

知识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额敏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额敏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