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类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2470
颗粒名称: 一、分类管理
分类号: F832;D92;F203
页数: 1
页码: 243-243
摘要: 信贷资产分类操作根据借款对象不同,将贷款分为企事业法人贷款、自然人贷款。
关键词: 企事业法人 信贷资产风险 农户贷款 自然人 不良贷款

内容

信贷资产分类操作根据借款对象不同,将贷款分为企事业法人贷款、自然人贷款。
  1.企事业法人贷款的借款人包括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或主管部门核准的企事业法人(含其授权借贷的分支机构以及以法人代表名义申请立据的企业),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经济组织(包括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等)。
  2.自然人贷款包括城镇居民、农户、个体工商户等各类以自然人为借款人申请立据的贷款。自然人贷款按照贷款对象不同,可分为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
  (1)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是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助学贷款等。
  (2)自然人其他贷款是指除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以外的个人贷款。
  3.按照额度大小分为大额自然人贷款(金额为10万元以上贷款)和小额自然人贷款[金额为10万元(含)以下贷款]。
  严格按贷款风险程度划分(五级分类)的后三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不良贷款管理是根据不良贷款的内在特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流程,对不良贷款实行全面管理与最佳处置,包括对不良贷款进行调查估值、分类管理、清收处置和监测检查的全过程管理。
  2014年,县联社及时分类认定信贷资产,制订清收计划,明确清收责任人和清收对象,采取责任清收、依法清收、岗位清收等措施,开展不良贷款金额下降、占比下降的“双降”工作。严格遵循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原则,即风险原则、真实原则、审慎原则、灵活原则和动态管理原则,加强贷款的全流程管理,严格落实谁发放贷款、谁负责回收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在定期进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动态掌握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重新认定风险状况和重大变化,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2014年,县联社压降目标是100万元,至年末收回历年不良贷款171万元。

知识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记录了县联社从建社至今60多年的历史过程。这部志浓缩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成长的历史。从书里,我们看到了前辈们创业的艰难,看到了一代一代信合人不折不挠、无怨无悔的精神风貌,看到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令人敬佩,也发人深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