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
唯一号: | 320020020210002469 |
颗粒名称: | 第二节 不良贷款处置 |
页数: | 3 |
页码: | 243-245 |
摘要: | 一、分类管理;信贷资产分类操作根据借款对象不同,将贷款分为企事业法人贷款、自然人贷款。;二、清理清收;建社初期,主要宣传“有借有还、到期归还”的信贷政策,召开贷户座谈会,增强贷户信用观念,下村、下户、到牧区,参加生产,掌握情况,督促按期还贷、自觉还贷。信用社贷款较容易收回。之后,各信用社开始重视旺季清收发动工作,当时贷款规模小,清收参与人员少,所用时间短,清收任务、清收管理工作相对较易完成。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大,清收贷款工作难度逐步加大,开始出现部分沉淀贷款。;三、呆账核销;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严格按自治区联社呆账核销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已死亡及确无能力偿还贷款户进行了核销,2010年核销445万元,2011年核销954笔745万元,2012年核销1184笔452万元,2014年核销92笔48万元,并按县联社2006年底以前形成不良贷款损失责任追究处理办法,对审批责任人、经办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和处罚。;四、责任追究;2005年,县联合社完善信贷管理制度,落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1)建立了授权授信管理制度。授权体系采取“逐级授权”的模式,由授权人根据被受权人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进行授权。(2)初步建立了贷款定价制度。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制定实施了《县联社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确定相应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3)建立并实施了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实施了《县联社不良资产管理责任认定及处罚办法》,明确了调查人、审查人和审批决策人的责任,有效防范和化解了信贷风险。 |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记录了县联社从建社至今60多年的历史过程。这部志浓缩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成长的历史。从书里,我们看到了前辈们创业的艰难,看到了一代一代信合人不折不挠、无怨无悔的精神风貌,看到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令人敬佩,也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