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会计出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2441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会计出纳
分类号: F832;F275;F8
页数: 29
页码: 213-241
摘要: 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工作是农村信用社的基础工作。县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出纳制度在建社初期制度不全,人员素质低,会计管理混乱,贪污挪用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几经变动,生产队的会计、出纳力量薄弱以及社干贪污挪用等原因造成会计账目错乱,影响了信用社信誉和业务开展。20世纪60年代恢复整顿信用社,全面清查内部财务账目。
关键词: 会计工作 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合作 会计管理工作 信用社

内容

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工作是农村信用社的基础工作。县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出纳制度在建社初期制度不全,人员素质低,会计管理混乱,贪污挪用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几经变动,生产队的会计、出纳力量薄弱以及社干贪污挪用等原因造成会计账目错乱,影响了信用社信誉和业务开展。20世纪60年代恢复整顿信用社,全面清查内部财务账目。公社和生产队信用社的人权、财权和资金使用权由贫下中农管理,信用社的业务不能正常开展,职能作用被削弱,干部管理工作遭到破坏,会计工作仅限于日常收付。1979年开始按照农业银行管理要求开展会计管理工作,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工作有所加强,会计管理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一直到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基本制度》后,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工作才逐步走上规范性发展轨道。1997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开始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合作制金融企业过渡。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新修订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基本制度》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出纳制度》成为规范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全面贯彻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经营管理原则,准确、及时、完整、真实办理各项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依据,是检查会计工作的标准,是规范和约束会计核算行为的重要措施。2000年,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更加规范。2006年,财政部发布《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会计财务基本制度和管理方式。
  出纳制度的制定,改变了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农业银行出纳制度的做法,进而能够结合实际对信用社出纳任务、业务操作、工作质量、安全保障、工作考核等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知识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记录了县联社从建社至今60多年的历史过程。这部志浓缩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成长的历史。从书里,我们看到了前辈们创业的艰难,看到了一代一代信合人不折不挠、无怨无悔的精神风貌,看到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令人敬佩,也发人深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