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2403
颗粒名称: 一、信用户
分类号: F832;D625;D92
页数: 2
页码: 175-176
摘要: 县联社对信用户的评定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与村级农户资信评定小组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信用评定人员对采集到的农户经济状况和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评定小组根据调查资料,严格按照标准对参评对象进行评分,经包片信贷人员实地考察后,根据资信和经济状况确定信用等级;在全县各乡(镇)、村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中紧密依靠当地党政组织、村干部和入股社员的集体力量,坚持由乡(镇)政府、农村信用社、村委会推选威信较高的人员组成信用等级评定小组,采取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通过对农户姓名、身份证号、门牌号、居住房屋、家庭情况、历年贷款记录、生产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听取村队干部、当地群众及农户本人意见,查有无不良习惯、违法记录、欠账赖账行为,评价农户资信状况、偿还能力和信用程度等。
关键词: 信用村 农村信用社 信用户 小额信用贷款 托克逊县

内容

县联社对信用户的评定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与村级农户资信评定小组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信用评定人员对采集到的农户经济状况和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评定小组根据调查资料,严格按照标准对参评对象进行评分,经包片信贷人员实地考察后,根据资信和经济状况确定信用等级;在全县各乡(镇)、村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中紧密依靠当地党政组织、村干部和入股社员的集体力量,坚持由乡(镇)政府、农村信用社、村委会推选威信较高的人员组成信用等级评定小组,采取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通过对农户姓名、身份证号、门牌号、居住房屋、家庭情况、历年贷款记录、生产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听取村队干部、当地群众及农户本人意见,查有无不良习惯、违法记录、欠账赖账行为,评价农户资信状况、偿还能力和信用程度等。
  2001年,县农村信用社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开始起步,在各级人民政府、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在托克逊县广大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县联社制定《关于创建农村信用工程的实施意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面实施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工程。
  2002年,县联社在郭勒布依乡向农户们大力宣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有关政策,挨家挨户地走访农户,使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在农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经调查摸底,掌握了解了农户家庭的基本状况和资信程度等材料,按照评定条件、标准及要求,逐户进行测评,评出信用户,并核定贷款额度为信用户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农户凭信用贷款证就可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随到随贷,手续简化,不需要担保、抵押。
  2007年,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优化全县金融环境。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为农户上门讲解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建。
  2014年,托克逊县农户总数为22498户,全县已收集农户经济信息并建立档案22498户,100%建立农户档案。全部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农户授信覆盖率为100%,评定信用户16770户,占农户总数的75%。
  2014年,托克逊县信用村建设未新增,当年评定信用村5个,信用村占比为11.11%。

知识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记录了县联社从建社至今60多年的历史过程。这部志浓缩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成长的历史。从书里,我们看到了前辈们创业的艰难,看到了一代一代信合人不折不挠、无怨无悔的精神风貌,看到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令人敬佩,也发人深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