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储蓄存款利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2388
颗粒名称: 一、储蓄存款利率
分类号: F832;F8;F426
页数: 3
页码: 158-160
摘要: 储蓄存款利率是计算各种储蓄存款利息的标准量,它是一时期内存款利息与存款本金的比率。储蓄存款章程中规定:各种储蓄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银行、信用社挂牌公布,各地不得自行变动。国家根据党在各个阶段的任务、方针和政策,依据国民经济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以及经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情况,在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利益的要求下,有计划地调整储蓄利率。储蓄存款利率一经国家规定,必须统一执行,任何个人和单位都无权任意变更。
关键词: 基准利率 存款利率 储蓄存款利率 人民银行 信用社

内容

储蓄存款利率是计算各种储蓄存款利息的标准量,它是一时期内存款利息与存款本金的比率。储蓄存款章程中规定:各种储蓄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银行、信用社挂牌公布,各地不得自行变动。国家根据党在各个阶段的任务、方针和政策,依据国民经济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以及经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情况,在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利益的要求下,有计划地调整储蓄利率。储蓄存款利率一经国家规定,必须统一执行,任何个人和单位都无权任意变更。
  储蓄存款利率具有以下特点:以鼓励人民储蓄为出发点,调动人民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以存期长短划分档次,存期越长,利率越高;我国储蓄利率对侨胞、侨眷储蓄给予特殊的优惠;我国储蓄利率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
  储蓄存款利率改革 1954年,县农村信用社建设初期,根据国家“不以盈利分红为目的”的精神,存贷款利率按照国家银行、低于社会的原则,各信用社根据当地资金情况,由理事会提出意见,经社员代表会讨论通过,报人民银行县支行批准后执行,当时各信用社活期存款利率月息6至9厘,定期储蓄利率月息1分2厘至1分8厘。贷款利率根据期限有所不同,三个月以内2分1厘,三个月以上2分4厘至3分。
  1957年国家调整利率时,规定信用社可以向银行办理定期一年的存款,按月息6.6‰计息,比信用社向银行贷款利率月息5.1‰略高,其原因是国家对信用社业务的支持。1959年普遍降低了储蓄存款利率,一年期储蓄利率降到月息4‰,片面强调低利政策,规定信用社的存款执行银行的统一利率和银行一致起来。
  1964年开始在城乡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阶级斗争扩大化,反对存款生息;1965年4月降低存款利率,定期一年的储蓄利率降低到月息3.3‰,取消存期一年以上的储蓄,提倡把大额、长期储蓄改为无息,美其名曰“现金代保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把利息当作剥削来批判,冻结乃至查抄大额存款,侵犯了储户利益,伤害了信用社信誉。1971年再次降低储蓄利率,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由月息3.3‰降至2.7‰,只保留一年的利率档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储蓄存款利率的最低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农村开始了改革,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历了几次大的利率上浮,充分发挥了利率的杠杆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开始了利率改革。从1979~1985年5次提高存款利率,4次提高贷款利率,改革利率管理体制,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和促进生产的作用有了初步的加强。
  1979年2月,人民银行调整定期一年利率,由月息2.7‰恢复到3.3‰。增加储蓄种类,如零存整取和定期半年的储蓄,同时开办三年和五年的长期储蓄,并适当提高利率,三年期的月息3.75‰,五年期的月息4.2‰,从1979年4月1日起执行。
  1980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各项储蓄存款利率平均提高30%以上。活期储蓄利率由月息1.8‰调到2.4‰,定期一年储蓄利率由月息3.3‰调到4.5‰,五年期的由月息4.2‰调到5.7‰,定期储蓄利率从1980年4月执行,活期从7月1日执行。
  1982年4月,人民银行再次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各项储蓄存款利率平均提高15%左右。储蓄存款一年期的利率由月息4.5%提高到4.8‰,五年期的由5.7‰提高到6.6‰,提高的幅度大于一年期的,拉大了距离,同时新增八年期的储蓄存款,利率为7.5‰,国家鼓励长期储蓄。
  1985年4月和8月,连续两次全面地较大幅度地提高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利率。1985年8月再次调整利率时,存款一年期的由月息5.7‰提高到6‰,三年期的由月息6.6‰提高到6.9‰,五年期的由月息6.9‰提高到7.8‰,八年期的由月息7.5‰提高到8.7‰。再次提高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利率,储蓄利率的不断提高带来了储蓄存款的大量增加。
  1988年9月和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又两次提高利率,各种存款利率平均提高3.06个百分点,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由原来的月息7.2‰即年息8.64%提高到11.34%;三年期以上的储蓄存款继续实行保值。企业、事业单位定期存款按储蓄存款利率计息。1989年9月,人民银行批准,信用社的存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0%,贷款利率可上浮100%。
  储蓄存款保值补贴 保值储蓄是国务院决定由人民银行批准办理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根据国民经济状况及物价上涨情况,对储户存入银行、信用社的三年、五年、八年期储蓄存款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一定保值补贴的储蓄业务,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出台的一项特殊的金融政策。
  1988年9月10日,为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储蓄存款、保护储户利益,开办保值储蓄。1992年12月1日首次停办,1993年7月11日又恢复办理,1996年4月1日再次停办。保值储蓄到期支取时,金融机构除了支付存款利息外,还要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保值补贴率给付利息。信用社的保值补贴由信用社自理,给信用社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科目核算归属及成本核算》规定:对企业、事业、机关、部队、学校等单位的长期定期存款不实行保值办法,严禁将国家资金或集体资金以个人名义存入保值储蓄。如发现将公款存入保值储蓄的一律不予计算。保值定期储蓄存款不得提前支取,如果需要提前支取时,则不享受保值补贴,只按原规定利率计付利息。保值储蓄到期不支取并不办理转存手续,从存款到期日至实际支取存款日,即过期的部分,只按存款利率计算,不计算保值补贴,对到期不支取的存款,不论延至何时提取,只能以存款到期日当季的补贴率为标准计算。为支持信用社消化历史包袱,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对试点地区的亏损信用社,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开办保值储蓄而多支付保值补贴利息的,由国家财政部门给予补贴,在信用社深化改革期间,为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县联社安排专人主抓此项工作,与财政、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与沟通,确保全托克逊县信用社各项改革扶持政策资金顺利落实到位。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宏观调控的加强和利率政策的不断调整,境内各家金融机构纷纷行动,大力组织存款,居民的储蓄意识也不断增强,信用社抓住国家利率调整的机会,加强宣传,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1992年至1993年,开展高息揽储活动,使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款有了很大的提高。
  1996年以后,县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隶属关系,信用社的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体制也不断趋于规范。1999年,国家开征利息所得税,降低了居民储蓄的收益率,部分存款开始通过股市、购买国债、保险等方式转化为投资,存款势头有了明显的回落。
  2006年,国家将利息税由原来的20%降低为5%。2008年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人民银行宣布暂停征收利息所得税,同时将存款、贷款利率下调。2009年随着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信用社各项业务发展迅速,各项体制也不断得到规范和健全。国家对利率调控的过程中,辖区农村信用社始终严格规范地按照人民银行颁布的利率来办理存贷款业务,在国家利用利率杠杆调整国民经济的同时,积极执行国家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配合利率杠杆的宏观调控,严格履行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和利率浮动空间,使国家的利率政策在信用社得以及时、规范的贯彻落实。
  2010年10月20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通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25%上调至2.5%,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款利率相应调整。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又进行了3次上调基准利率,上调幅度均为0.25个百分点。
  2012年6月8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通知》,下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由3.5%下调至3.25%,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款利率相应调整。同时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由基准利率的(0,1)倍调整为(0,1.1)倍。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后,可在0~3.575%的区间内自主确定一年期存款利率。
  2012年6月9日,自治区联社决定农村信用社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1倍,其他各档次存款利率也相应上浮1.1倍。
  2014年,自治区联社研究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各档次人民币存款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2倍,五年期存款利率执行原有利率水平。各行社贷款利率在参照人民银行调整后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营成本,制定、执行各期限贷款利率。

知识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记录了县联社从建社至今60多年的历史过程。这部志浓缩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成长的历史。从书里,我们看到了前辈们创业的艰难,看到了一代一代信合人不折不挠、无怨无悔的精神风貌,看到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令人敬佩,也发人深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