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贷款分类方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2366
颗粒名称: 五、贷款分类方式
分类号: F832;F8;F323
页数: 2
页码: 140-141
摘要: 贷款的分类是信用社根据贷款用途进行的管理机制,是根据其用途、投向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办法。信用社成立至今,贷款投入和类别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关键词: 人民公社 生产队 贷款项目 信用社 托克逊县

内容

贷款的分类是信用社根据贷款用途进行的管理机制,是根据其用途、投向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办法。信用社成立至今,贷款投入和类别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一)建社初期,即1954~1957年这段时间,当初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农村正在推行生产互助组、生产合作社,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生活比较困难。全国成立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信用合作社。因为信用社缺乏资金,所以提倡由农民入股,信用社组织的资金主要用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的急需。由于贷款资金紧缺,导致贷款额度小、项目少。当时的贷款分类只有“社员生活贷款、社员生产贷款”等。1954年,托克逊县信用社贷款仅有0.5万元;1958年增至12万元。
  (二)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到1983年土地包产到户为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全国各地成立了人民公社,国家规定:人民公社是一面红旗。成立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即生产队为最基层的生产单位,这段时间,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生产队和部分社队企业。由于所有农村生产行为都由生产队实施,所以信用社便包揽了辖内生产队的一切生产费用贷款和大部分生产资料贷款,另外还要办理一部分社员的生活贷款和公社、大队的部分企业贷款。信用社在国家银行的支持下,贷款的额度、种类、项目都有所增加。例如,这个时期托克逊县信用社的贷款项目有社员生产放款、社员生活放款、社队农业生产费用放款、社队林业生产费用放款、社队牧业费用放款、社队副业生产费用放款、社队渔业生产费用放款、农业社队生产设备放款、社队牧业生产设备放款、社队企事业生产费用放款和社队企事业生产设备放款共11个。贷款的分类也随之更加规范和实用,信用社的贷款规模也在逐年扩大。1959年,全县信用社贷款余额为31万元;到1983年,全县信用社贷款总额增至123万元,是1958年的10.25倍,比建社初期增加了245倍。
  (三)1984~1997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全国推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原来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大集体变为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农牧户。政体发生变化后,为其服务的经济服务也随之变化,信用社服务对象变成了个体农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和城镇的其他集体企业。托克逊县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比以往有所增加,贷款项目、范围也随之增加扩大。分类更加细化和规范,以1991年信用社支持贷款项目为例,这一时期的贷款分类有:短期农户贷款(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柴油、水电费、购拖拉机、小四轮、加工机具、农机具、林业贷款和牛羊育肥);生活贷款(包括治病、建房贷款等);商业贷款(包括短期农村工商业贷款、个体工商业贷款和短期乡镇企业贷款)。
  (四)1998~2014年为第四阶段。1997年底,托克逊县信用社与农行脱离隶属关系,结束了农行县支行行长兼任信用联合社主任的历史。在人行及银监局的直接领导下,信用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具备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竞争的同等条件。这一时期,托克逊县信用社领导班子具备较强的金融管理知识,更加专业化、知识化,职工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修建各营业场所,更新办公设施,联社全部实现电子化办公。贷款项目分类也越来越细,有农户贷款(包括春耕生产贷款、牛羊育肥贷款、农业承包户贷款、设施农业贷款等)。农村经济组织贷款;农村集体贷款、农村企业贷款(包括乡镇企业贷款、涉农企业贷款、农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贷款等)。非农业贷款(包括个体经营户、法人企业、小微企业、下岗再就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还增加了社团贷款(几个金融团体联合发放的数额较大的贷款业务)。

知识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记录了县联社从建社至今60多年的历史过程。这部志浓缩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成长的历史。从书里,我们看到了前辈们创业的艰难,看到了一代一代信合人不折不挠、无怨无悔的精神风貌,看到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令人敬佩,也发人深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