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2168
颗粒名称:
分类号: F832;F426;F275
页数: 3
页码: 4-6
摘要: 历史上的托克逊县是传统的小农经济,长期处于农牧经济低下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从第一个五年规划起实行计划经济,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县人民政府在宏观上调控,在微观上指导,保证国民经济需要,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资源配置、产品生产、销售等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不断发生着重大变革,经济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1世纪,托克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关键词: 县联社 农村信用社 信用社 不良贷款 托克逊县

内容

历史上的托克逊县是传统的小农经济,长期处于农牧经济低下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从第一个五年规划起实行计划经济,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县人民政府在宏观上调控,在微观上指导,保证国民经济需要,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资源配置、产品生产、销售等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不断发生着重大变革,经济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1世纪,托克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县联社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切实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信合团队。在业务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强化员工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业务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把维护员工利益,尊重职工愿望,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广大员工积极发展信合事业。
  县联社为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员工队伍,对员工思想教育坚持制度化、经常化,做到“组织、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2006~2014年,先后举办会计、信贷、业务技能、计算机操作、科技信息、安全保卫、消防演练等培训教育活动80余次。除业务培训外,还不定期组织文艺、礼仪、营销、团队合作、制度执行力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活动。县联社领导每逢重大节日与工会、共青团组织优秀青年员工到牧区、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开展社会公益性走访慰问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县联社领导关心关注焦点、难点问题,努力把涉及职工生活的工作做细、做实。先后在各基层社实施“五小工程”,为全体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还建立“信合爱心基金”,动员全辖员工用大爱关怀弱势群体,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为适应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用工管理制度,按照“严格控制、科学统筹、机构精简、定岗定员、用人精练”的原则,实行了岗位交流、定岗定编、选拔优良、淘汰平庸、减员增效的改革办法。自2000年以来,在全县普遍推行四项经营体制转换:转换观念机制、转换激励机制、转换自主经营机制、转换信贷信誉机制。2006年,县联社建立绩效挂钩的薪酬机制,员工工资坚持“以收定支、保障生活、以岗定薪、绩效挂钩”的原则,使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贡献大的员工先富起来。在用工上严把入口关,敞开出口,实行“定岗定员、优化组合、双向选择”,在用人上引进竞争机制,打破传统的旧观念,建立新机制,公平竞争,择优聘任,激励员工想事、干事、成事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改革,县联社员工增强了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了责任心和积极性,精神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服务态度和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精神得到了弘扬,有力地助推了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县联社把稽核监察工作贯穿信用社工作的全过程。一手抓业务开展,一手抓审计监督。2006年,县联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自上而下构建监事长、审计部经理、专职稽核员和信用社事后监督员的“四级”稽核网络,并形成风险防范链条,使稽核监察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县联社加大稽核工作查处力度,规范处罚行为,有力推动信用社依法合规、稳健经营,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财务管理是信用社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县联社实行主管领导亲自抓、财务部门专职抓、信用社主任重点抓、主管会计具体抓、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模式。通过补充完善会计例会制度,健全会计检查辅导制度,实施会计委派制度,完善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努力增收节支,制定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成本意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经营效益,使财务管理逐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随着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全县信用社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逐渐完善。从2000年起,逐步对金库、基层信用社、营业网点进行更新改造,使办公、营业、金库、生活设施配套齐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日趋改善,为全县信合事业超常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全县农村信用社步入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新时期。
  县联社始终坚持“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以“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突出重点、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持续不断地开展防盗窃、防诈骗、防抢劫、防火灾,确保信用社财产和人身安全的“四防一保”工作,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原则,提高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结合的防范体系,确保信合事业稳健发展。注意抓干部职工安全教育学习,改善物防、技防、人防设施和环境,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县联社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公安局评为“内保”先进单位。
  农村信用社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为实现这一目标,县联社遵循合作经济原则,制定经营决策、目标、策略和方针,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自身经营进行监督和考核,提高效益和服务质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在信贷、财务、利率等业务方面逐步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轨道,以管理防风险,以管理保质量,以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
  县联社把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视为信用社的生命线,当作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树立防范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到预防风险就是保护信用社的生命,在工作中认真落实五严、四关:严格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严格信贷纪律、严格奖罚措施;贷款出口关、发放规范关、管理责任关和贷后检查关。
  不良贷款始终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沉重包袱,县联社每年都把不良贷款清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对不良贷款按“一贷、一档、一策、一卡”建立不良贷款管理台账。通过职工绩效考核、责任清收和政府协助清收的办法,认真落实不良贷款清收考核指标,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多管齐下,对恶意欠债户等通过司法手段清收。至201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401万元,本地企业不良贷款增加324万元;农户不良贷款增加261万元;全年收回逾期贷款2807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46%。
  县联社归属自治区联社领导,由托克逊县委协助管理。县联社党组织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托克逊县经济发展大局和本社中心工作,抓党建,促业务发展,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辖党员、共青团员、工会以及妇联做好全辖党群组织工作,不断探索农村信用社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为全辖信用社各项工作提供了政治组织保证。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引导老党员继续革命不停步,新党员发挥作用当先锋,重点培养新党员,使新党员具备先进性,为县联社党组织建设及时输送新鲜血液。县联社党委不仅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而且注重以党建带团建、工会和女工委工作,使他们成为县联社联系广大干部职工的桥梁和纽带。
  县联社还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纳入目标管理,在全系统开展以规范职业道德、加强职业纪律、提高服务水平、进行行风建设为中心内容的创建活动,努力为业务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2012年,县联社通过地区精神文明单位复验。

知识出处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记录了县联社从建社至今60多年的历史过程。这部志浓缩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合作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成长的历史。从书里,我们看到了前辈们创业的艰难,看到了一代一代信合人不折不挠、无怨无悔的精神风貌,看到了托克逊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令人敬佩,也发人深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