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完善治理、健全机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2116
颗粒名称: 五、完善治理、健全机制
页数: 2
页码: 486-487

内容

第十三条 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造,稳步提升法人股比例,优化股权结构,把农村信用社改制为产权归属清晰、资本基础牢固、股权结构合理的股份制企业,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奠定良好基础。
  第十四条 建立严密内控下的经营机制。在规范决策机构和决策程序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运行程序和议事规则,全面实行授权授信制度,把经营决策行为置于有效的监督和严格的风险控制之下。
  第十五条 建立紧跟市场需要的业务拓展机制。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信息档案,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增强和完善服务功能,着力培养自己的优质客户群。
  第十六条 建立以业绩为标准的管理人员评价机制。全面实行任期目标管理,积极推行管理者考试考核、竞聘上岗、任前公示、岗位轮换、末位淘汰等制度,逐步形成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各级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
  第十七条 建立与贡献紧密挂钩的内部激励机制。全面推行企业化的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制度,按岗位承担风险和责任,合理拉开收入分配档次,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增强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完善和创新劳动用工制度。
  第十八条 建立基层社等级评价制度。结合自治区联社关于县(市)联社综合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制定基层社等级管理办法,将基层分社分为若干个等级,每年考核评定一次,适时加强对各基层分社业务经营情况的评价和监测。
  第十九条 完善业务经营评价和预警监测体系。制定资本充足率和贷款拨备覆盖率持续提高、不良贷款持续下降的规划,依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试行)》,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能力。
  第二十条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全“三会”制度。坚持决策与经营分权制,明确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划分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职责,实行职责分明,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从制度上形成各负其责,协调共事、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

知识出处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拜城县信合事业近60年来改革开放和发展变化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点和专业特征,努力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是丰富拜城县信合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重要载体,是一部集中反映拜城县联社建设与发展的综合史册,具有较强的行业性、资料性、实用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各界了解、认识拜城县联社的窗口,也是拜城县联社把握发展规律的必备资料。在体例上,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为基本体裁;在篇目设置上,采用章、节、目结构形式,其大框架以现代信用社体系结构为纲,共分20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