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整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2114
颗粒名称: 三、调整结构
页数: 2
页码: 485-486

内容

第四条 立足拜城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着眼,推进业务结构的调整,把优化负债结构作为转变业务增长方式的重点,努力实现经营业务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强化成本意识,不断调整和增强盈利方式和能力。加快有效发展,积蓄力量,增强后劲。
  第五条 树立存款是立社的第一要务,是兴社之基石、发展之源泉的思想。紧紧围绕增加总量、优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城乡互动、突出重点,推动存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第六条 扩大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覆盖面,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全方位向县域经济的各个产业渗透,从更高层次上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树立大农业的指导思想,依托城镇集约化优势,支持各类企业为农牧产品形成品牌、走入市场做好及时有效的衔接服务;强化发展意识,积极开展贷款营销工作,逐步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和产品服务体系,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做精、做细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
  第七条 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争取在2011年年底实现信用村覆盖面90%以上,2015年年底信用乡(镇)覆盖面达75%以上。满足广大农牧民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需求,解决农牧民贷款难问题。全面推行村支书信贷协管员制度,由村党支部书记任当地信用社的信贷协管员,帮助信用社发放、清收贷款。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信用创建工程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参照农户信用贷款,在全县全面开办干部消费贷款。参照农户联保贷款,开办城区个体工商户联保贷款。
  第八条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一是积极开办代理类中间业务: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各类企业的委托业务和代收代付业务。二是扩大原有的代收代付业务,把玉卡的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将存贷款、代收代付、转账支付结算等业务与玉卡进行捆绑式营销,进一步拓宽其功能,扩大发卡范围和业务覆盖面,加快受理市场发展,打造良好用卡环境,到2015年年末争取全社ATM装机达到10台,发展POS机特约商户30个,每年新增发卡6000张,发卡总量达到27955张,卡存款余额在2009年年末11262万元的基础上每年增长15%,余额达到22652万元。
  第九条 扩大支农服务半径。发挥好配置资源、调节经济、服务发展的功能,根据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需求,切实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准面向“三农”与商业运作的最佳切入点和着力点。发挥网点、网络优势,农民走到哪里,农村信用社服务就跟到哪里,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服务“三农”、服务社区的银行。通过增设柜面窗口和增加银行自助设备等举措,切实做好各项财政涉农补贴的代理发放工作。
  第十条 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有利于拓展贷款营销,防止优质客户流失,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各项业务发展。
  第十一条 坚决控制不良贷款。充分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清收手段的同时,不拘一格创新清收方法,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找出路,用“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破解不良资产清收处置难题,实现不良贷款逐步下降,并坚决遏制发生新的不良贷款。

知识出处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拜城县信合事业近60年来改革开放和发展变化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点和专业特征,努力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是丰富拜城县信合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重要载体,是一部集中反映拜城县联社建设与发展的综合史册,具有较强的行业性、资料性、实用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各界了解、认识拜城县联社的窗口,也是拜城县联社把握发展规律的必备资料。在体例上,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为基本体裁;在篇目设置上,采用章、节、目结构形式,其大框架以现代信用社体系结构为纲,共分20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