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广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1992
颗粒名称: 二、推广与发展
分类号: F832;F426;D92
页数: 3
页码: 343-345
摘要: 2006年4月,拜城县联合社根据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关于金融业支持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紧紧依靠拜城县党政,坚决制止和打击恶意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对守信者加大信贷支持,对失信者予以信贷制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关键词: 信用工程建设 县联社 农村信用工程 信用户 信用社

内容

2006年4月,拜城县联合社根据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关于金融业支持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紧紧依靠拜城县党政,坚决制止和打击恶意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对守信者加大信贷支持,对失信者予以信贷制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2007年,县联社根据自治区妇女联合会和自治区联社《关于在全区农村妇女中开展“小额信贷促增收”活动的意见》,开展“小额信贷促增收”活动,明确活动范围和意义、小额信用贷款基本原则、发放对象、信用户评定、授信额度期限、贷款贴息政策、贷款妇女培训等。11月12日,县联社下发《关于推动全面创建信用工程的通知》,各乡(镇)场成立农村信用工程领导小组,与各信用社密切配合,各信用社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便利及优惠政策宣传,将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作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管人和义务信贷联络员,监督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县联社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在信用户、信用村(镇)门上悬挂信用户、信用村(镇)牌匾(由农村信用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县联社统一制作、统一发放)。12月,县联社根据《关于全面推动创建农村信用工程的指导意见》,明确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指导思想是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各级党政,以农牧民为主体,以信用社为主导,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稳拜兴拜、富民固边,为构建繁荣、富裕、和谐拜城而努力。拜城县为自治区第一批推广的70个县(市)之一,2008年1月启动,年末达标。
  2008年9月,县联社认真执行中共阿克苏地委办公室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意见》。
  2009年8月7日,拜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全面推进自治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基本原则是各级政府牵头,人民银行指导,县联社主办,主管部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各类农村经济主体和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注重质量,扎实推进。总体目标是以人民银行建立的全国统一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为基础,健全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征集机制,逐步建立完整的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档案,完善农村信用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和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基本满足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县联社充分发挥信用社信贷管理系统的作用,利用人民银行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健全电子化农户信用档案,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户信用状况,完善农村信用资料补充机制,降低涉农贷款的审贷时间和管理成本。2009年起,县联社无偿向其他涉农金融机构提供相关农村信用基础信息,帮助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支农金融业务。同时,县联社加大党政机关干部拖欠贷款的清收力度,建立清收目标责任制,将清收情况纳入干部考核,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清收国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信用社多方参与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信贷产品,加大支农服务力度;建立农村信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在农村深入开展诚信宣传教育,营造守信增誉、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社会风尚。
  2010年5月24日,县联社制定《关于开展农户电子经济信用档案建设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各乡(镇)场成立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一名分管领导负责,从每个行政村抽调4名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村干部,参加县联社组织的调查人员培训;县联社负责农户经济状况和信用信息采集,统一编制印刷信用信息采集表;抽调干部在信用社工作人员带领下,开展以村为单位的入户调查,对每户农户经济状况和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在采集基础上,县联社对信息进行汇总,并录入电子经济信用档案,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是年,县联社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评价考核办法》,认真开展信用工程考评工作。
  2012年2月17日,县联社制定《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总体目标:1.通过“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通过开展信用户、村、乡镇评定,使信用户、村、乡镇占全辖农户总数、村总数、乡镇总数的比率大幅提高。3.通过“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开展,全辖农户贷款余额、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明显提高。4.扩大信用户、村、乡镇覆盖面,保证2012年农户建档率100%,新增信用户1000户,“信用乡镇”增加3个,并实现存量贷款客户信息采集率100%。县联社成立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志明,副组长吐尔孙·巴斯提、艾力·沙吾提。领导小组负责“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信贷管理部,负责制定并落实“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具体指导和部署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娜。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在部署动员、启动准备阶段(2月中旬~3月中旬),县联社按照方案,认真开展动员,组织培训;与各信用社签订《信用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在确定重点、全面实施阶段(2月18日~7月31日),县联社积极与县财政局、发改委、统计局、农村经济管理局联系,采用农户经济普查成果,为数据库建立工作提供依据;2~3月,按照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要求,各信用社集中精力全面采集、补充、核实客户信息,健全客户资料库;3月末,县联社存量贷款客户信息采集率达100%;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按照《新疆农村信用社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标准》进行全面审核;按照评级授信全覆盖要求,积极开展分级评级授信管理,强化信息化手段,做到应评尽评,应授尽授,做到分级授信、分级管理,客户底数清、情况明;坚持服务“三农”宗旨,遵守信用户利率优惠、额度适度、手续简化、服务便利等承诺,各信用社农户贷款户数普遍增加。6月31日前,各信用社以书面形式向县联社“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办公室申请验收。7月31日,县联社以书面形式向自治区联社“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办公室申请验收。在整改完善、检查验收阶段(8月1~31日),各信用社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形成自查报告,整理《2012年“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自查统计表》、工作记录、工作底稿、自查报告。各信用社主任将蹲点调研、解决问题、工作建议的具体成果写成《调研文稿》,上报县联社“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办公室。县联社制订验收方案,抽调业务骨干,成立检查验收组,对成员进行培训;在进点验收的基础上,撰写“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验收报告,给被验收单位反馈后,向县联社“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检查验收报告,同时在被验收单位督导相关整改工作。在总结表彰、促进提高阶段(9月1日~10月31日),县联社“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办公室向领导小组汇报验收情况,经研究后对开展活动好的信用社进行通报表扬。同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展示信用工程建设成果。
  县联社“信用工程建设年”宣传标语:
  一、信用工程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二、做人没有诚信,人生寸步难行
  三、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
  四、失信就是失败
  五、诚实守信,快乐人生
  六、诚信是立足社会之本
  七、诚信是财富的根基
  八、诚实忠厚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知识出处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拜城县信合事业近60年来改革开放和发展变化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点和专业特征,努力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是丰富拜城县信合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重要载体,是一部集中反映拜城县联社建设与发展的综合史册,具有较强的行业性、资料性、实用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各界了解、认识拜城县联社的窗口,也是拜城县联社把握发展规律的必备资料。在体例上,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为基本体裁;在篇目设置上,采用章、节、目结构形式,其大框架以现代信用社体系结构为纲,共分20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