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175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自然环境
分类号: F426;F326;P426
页数: 3
页码: 44-46
摘要: 拜城县东西长约197.5千米,南北宽约116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倾斜,自然坡度较大,境内五条大河皆发源于北部冰川。北面是雄伟的天山主干,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西部和南部是却勒塔格山,海拔在1180~1400米。阿克塔什山间盆地位于天山主干南麓与克孜尔山之间,拜城山间盆地介于克孜尔山与却勒塔格山之中。
关键词: 拜城县 年降水量 年较差 立方米 克孜尔

内容

拜城县东西长约197.5千米,南北宽约116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倾斜,自然坡度较大,境内五条大河皆发源于北部冰川。北面是雄伟的天山主干,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西部和南部是却勒塔格山,海拔在1180~1400米。阿克塔什山间盆地位于天山主干南麓与克孜尔山之间,拜城山间盆地介于克孜尔山与却勒塔格山之中。北面天山冰峰是储量极为丰富的固体水库,阿克塔什盆地的地下水储量大,素有“明布拉克”(千泉)之称,由泉水汇成众多地下河,形成四条大川,穿前山流入拜城盆地,与发源于木扎提山谷流经拜城盆地南部的木扎提河组成川流不息的水系。
  拜城县地处中纬度大陆深处,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气候干燥,温度的年、日变化大。因地形复杂,县境内各地气候又有明显差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可分为4个不同的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6℃,7月最热,1月最冷,气温年较差35.5℃;东部年较差41℃,西部年较差33.6℃,山区年较差30℃~31℃。平原冬夏冷热差别大,表现出很强的大陆性气候,山区冬暖夏凉。4月平均气温为12.4℃,多大风,常有冷空气入侵,气温往往在上升过程中又突然下降,出现“倒春寒”对农业极为不利。夏季不热,除东部克孜尔以外,最高气温3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28℃。冬季气温低且时间长,冬麦越冬死亡严重。
  拜城也有着“日光城”的美誉。境内日照丰富,年日照时数2797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3%。光能源十分丰足,太阳光辐射量全年可达135.7千卡/平方厘米,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生理辐射为68.1千卡/平方厘米。四季时间,春季最长,冬季次之,夏季最短。
  县境内天山山区降水比较丰富和稳定,平原降水少,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自北向南,由西向东递减,北部高山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上,中山地带年降水量150毫米左右,中间平原降水量95毫米,西部年降水量120毫米,东部年降水量80毫米,平均年降水量171.1毫米,蒸发量为1538.5毫米。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多,冬季少。
  拜城境内有发源于天山深处的5条河流,水源丰富,气候凉爽,适宜于多种树木生长。营林条件比较优越,对发展林业,特别是发展速生树木潜力很大,各种杨树10年左右即可成材。拜城的天然草场按植物区系特点和植被分布地带性规律,分为森林草原、草原和荒漠草原。拜城天然草场是优良牧草宝库,多数分布在天山深处,有牛羊最爱吃的万顷酥油草场。
  拜城县域地表水资源全部为山区降水、融冰雪水补给,通过木扎提河、喀斯普浪河、台勒维丘克河、喀拉苏河、克孜尔河流入盆地,年径流量为27.54亿立方米,加上各处溢出泉水5.24亿立方米,每年地表总径流量32.78亿立方米,灌溉水资源比较丰富。拜城盆地与黑英山盆地是两个很大的地下水库,对蓄洪补枯的调节作用很大,动储总量10.05亿立方米。
  拜城平原土地利用率高,耕地连片,村庄稠密,是拜城农业的富集区。拜城盆地的土壤形成过程分为自然成土过程和人工灌耕熟化过程,前者为自然土壤,后者为农业土壤。境内土壤类型、种类繁多,可划分出10个土类、25个亚类、29个土属、32个土种、15个变种。
  拜城县境内植被资源较为丰富,有着植物王国的美誉。每季的景色都有显著的特点:春天满目新绿,夏天百花争放,秋天霜打红叶,冬天银装素裹,有着童话般的情趣。
  拜城县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县,处在东半球古生代大板块的结合部位,横跨全球的古亚洲和特提斯西造山带和巨型造矿带,有成矿地质条件优势,形成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拥有各类矿产58种,矿床43处。煤炭远景储量53亿吨,是全国百万吨产煤大县之一。境内已探明天然气储量3847亿立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陆地整装气田之一。
  拜城境内山高林密,草原遍布,气候多样,植被繁多,为各类珍禽异兽提供生活栖息的环境。珍禽异兽种类繁多,有180多种动物生存繁衍,造就拜城“自然活字典”的基因宝库。
  拜城境内山川秀美,林海茫茫,河流遍布,气候宜人。加之山区海拔的梯级变化,气候温寒不一,为多种不同类别的植物生长创造条件。境内主要有6大类300种植物。
  拜城县灾害天气主要有冰雹、冻害、大风、沙暴、雾凇、洪水、霜冻、地震、干旱、暴风雪等,这些灾害由于发生时间、地点不同,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知识出处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拜城县信合事业近60年来改革开放和发展变化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点和专业特征,努力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是丰富拜城县信合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重要载体,是一部集中反映拜城县联社建设与发展的综合史册,具有较强的行业性、资料性、实用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各界了解、认识拜城县联社的窗口,也是拜城县联社把握发展规律的必备资料。在体例上,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为基本体裁;在篇目设置上,采用章、节、目结构形式,其大框架以现代信用社体系结构为纲,共分20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