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乌鲁木齐—昌吉段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428
颗粒名称: 十三、乌鲁木齐—昌吉段工程
分类号: F426;F127;D92
页数: 4
页码: 217-220
摘要: 乌昌一级公路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修建和完工的一级公路,全长27.66千米。按照设计及施工的先后分为东段、西段和昌吉市区三段,同时分3期实施。东段为木材厂到八一钢铁厂西岔路口,长13.68千米;西段为八一钢铁厂岔路口至昌吉银行学校,长10.59千米;昌吉市区段为银行学校到园丰乡,长3.4千米。
关键词: 一级公路 新疆公路 沥青表处路面 自治区 昌吉市

内容

乌昌一级公路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修建和完工的一级公路,全长27.66千米。按照设计及施工的先后分为东段、西段和昌吉市区三段,同时分3期实施。东段为木材厂到八一钢铁厂西岔路口,长13.68千米;西段为八一钢铁厂岔路口至昌吉银行学校,长10.59千米;昌吉市区段为银行学校到园丰乡,长3.4千米。
  东段原为二级公路(沥青表处路面),1980年交通量最高已达1万辆/日以上。原有道路难以适应运输的需要,经常发生交通阻塞,事故频繁,成为乌鲁木齐市西出口的“卡脖子”路段。西段原为1983年由昌吉公路总段改建的超二级公路,路基宽18米,沥青表处路面宽15米,由于没有实行分道行驶,混合交通,事故不断发生。1984年,昌吉市区段路段由昌吉公路总段,按照一级公路路幅及市政规划要求进行了拓宽。
  乌昌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为2万辆/日,计算行车速度100千米/小时,东段和西段路基宽25.5米,设上下行(两块板)4车道(2×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昌吉市区段路基宽51米,设上下行快车道(2×11米)、慢车道(2×6米)和人行道(2×3米),路面分别为沥青混凝土、沥青表面处治和预制混凝土块铺装,桥涵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00。辅道为三级公路,路基宽10米(南辅道宽8米),沥青表处路面,宽7米,桥涵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15,挂车—80。
  1981年12月,公路设计院编制完成东段初步设计。1982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修建乌鲁木齐市西郊干线一级公路,同年自治区计委批准初步设计。1982年9~12月,新疆公路设计院对东段(K0~K13+813)进行详测,1984年8月编制完成施工图设计。公路管理局第二工程队、桥工队一个工区共约1300人参加施工。1983年自治区将一级公路列为基建重点项目,交通部、自治区计委将一级公路列为“七五”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1985年7月,交通厅向自治区计委报送西段(即八一钢铁厂西岔路口—昌吉)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推荐充分利用北侧老路与水渠间(已征购)的荒地设置辅道的设计方案,从而少占耕地。1986年5月自治区计委批准设计总概算为2853万元。
  西段路线K13+813~K22+400段原为18米宽路基、15米宽路面,设计此段做老路补强,向左加宽至路基设计的宽度。路线在经过一段平坦农耕区之后到头屯河,原修建有8~8.5米钢筋混凝土板桥,河床宽达900米,为砂砾质河床,水流偏西,最大流量为497立方米/秒。设计5~16米预应力空心板桥1座,桥位设在老桥下游约40米处。头屯河两侧河滩上设有1~14米汽车通道各1处,以便辅道上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行。
  1985年10月至1986年1月,新疆公路设计院第一测设队对西段进行了外业勘测,1986年8月编制完成西段施工图设计。国道312线通过昌吉仍沿老线布设,不设立交,主要的5个街口做渠化设计或环道平交通过。
  1987年3月,交通厅向自治区报送《乌鲁木齐至昌吉一级公路昌吉市区段初步设计文件》,同年4月自治区计委批准概算700万元。
  1987年5月,新疆公路设计院第一测设队对昌吉市区段进行外业勘测。结合昌吉市区段已改建的路幅断面和市政建设的要求,做包括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及分隔带的路幅总宽为51米的特殊设计。1987年8月自治区计委批准昌吉市区段一级公路的初步设计,同年9月公路设计院编制完成施工图设计,1988年交通厅批准了施工图及预算。
  1984年3月,乌昌一级公路东段正式开工。1985年9月东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举行通车典礼,并获得自治区30年大庆献礼工程银质奖。1986年继续铺筑了沥青砼面层,1987年5月东段全部完工。
  乌昌一级公路是新疆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单位在没有修建一级公路的经历,设备差不配套的条件下,先后购置了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液压装载机、各型压路机、预应力张拉设备、吊装设备等一批施工机械,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施工中采取了一些先进技术,如桥涵采用集中预制、现场安装;预应力梁采用活动张拉台座的先张法施工工艺,为新疆公路施工首创,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1989年4月,交通厅初验工作领导小组进入工地,6月初步验收检查东段2座公路立交桥、1座铁路立交桥、1座汽车通道和立交区的浆砌片石挡土墙评为优良,小桥涵路基评为良好,路面评为合格,东段工程质量总评为良好。西段及昌吉市区段分项工程中有3道涵洞、头屯河中桥评为优良,其他全部为合格。初步验收检查,一级公路路基工程为71.5分,路面工程为75.5分,桥梁工程为77.8分,工程质量总评为75.4分,评为合格工程。
  乌昌一级公路工程从1984年3月正式开工至1988年10月完工,历时5年零5个月,共完成新建一级公路27.66千米,连同辅道岔道等达73.66千米。工程主要完成路基土方1713506立方米,挡土墙28348立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688896平方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8976万平方米,沥青表处路面276860平方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人行道11747平方米,中桥227米/4座,小桥46米/6座,涵洞3203米/181道,汽车、拖拉机通道109米/4处,人行通道223米/6处,公路互通式立交1处,公路与铁路立交1处,公路平交16处(其中环形交叉4处)。公共汽车站站台雨棚28处。消耗水泥21346吨,钢材1046吨,木材1566立方米,沥青14176吨。1982年、1986年和1987年自治区建设委员会及计划委员会分别审批东段、西段和昌吉市区段,批准概算各为2200万元、2853万元和700万元,共计5753万元,实际造价7998.43万元,平均每千米为289.13万元。
  1989年6月27日,受交通部委托,自治区组成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进行正式验收。评定全线工程质量为合格,其中公路互通式立交桥和铁路立交桥头屯河桥等项工程质量优良。
  工程缺陷:如东段自1985年9月底陆续完工通车以来,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多种损坏现象。一是在未完工的路面上过早开放交通。二是路面材料技术性能不符合一级公路路用要求标准。如沥青质量差,含水量大;矿质集料其品质不一,规格混乱。三是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的关键构件和仪表不全、不准、不稳,很难配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功能不良,拌和量与摊铺量不协调。四是缺乏经验和施工控制不严,造成严重翻浆。

知识出处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5

全书以翔实的史料、正确的观点、流畅的文笔全面记述了新疆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变化历程。新疆公路交通20年沧桑巨变,记载着新疆交通人20年的艰辛和开拓,见证了新疆交通行业“发展交通、服务社会、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使命,体现了“大道为公、畅通天下、共享文明”的核心价值,传递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险阻、团结奉献”的交通精神。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