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游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8357
颗粒名称: 崆峒山游记
分类号: K919
摘要: 宝中线通车后,周围的人说上平凉游览崆峒山是一大快事。双休日便为我们到此一游提供了时间保证。
关键词: 游记 景点

内容

宝中线通车后,周围的人说上平凉游览崆峒山是一大快事。双休日便为我们到此一游提供了时间保证。周末晚上,简单收拾好行囊,乘火车南下约五个小时便到了甘肃平凉车站,小憩两小时天亮,乘招手停不超过一小时便到了道教名山—崆峒山。顺着人流迎堤拾级而上,约上百十个台阶,脚下原来是水库大坝的堤岸,明镜似的水库中,漂亮的游艇载着游人来回奔驰在清澈的水面上,卷起堆堆白雪,泛起朵朵浪花,与这里相比,苏州河、西湖水就显得又脏又黄了。近百亩水面晶莹剔透,沁心怡人。站在坝堤之上,东西北三面青山翠绿欲滴,那树木、草丛植被,把一座青山装扮得像身着时装的飞天少女。环绕水库在堤坝上信步走来,十步一景,百米一画。水库之大,走一个小时尚不能尽其圈长的一半。在一座主峰的山脚下驻步,巍巍崆峒迎面而立,势拔五岳,俯看其状,气势雄伟,直插云从霄。青松翠柏相间的小路上往上爬,奇石四处可见,芳草遍地,湿润的气候,茂密的草木,伴着雨后潮湿的空气,顿觉耳聪目明。这里是远离风沙、远离喧闹的世外桃源,真是修心养性的宝地。据说《封神演义》上的广成子当年就在崆峒山上修练,并得道成仙后出山,辅助姜子牙、周武王成就百年周朝基业。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看崆峒山就是祖国西部的小泰山。经过艰难跋涉,大约登高到整座山三分之二的地方,地势豁然开朗,这里跟泰山的天街一般,游人如织,小商小贩把这里开辟为市场,围得水泄不通。工艺品、玉器、小玩具应有尽有;老头乐、按摩锤是游客争相购买的宠物。饭馆商店应有尽有,在写有“崆峒山”三个大字的石碑前,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插空挤缝争相留影。向其背面远眺,亭台楼阁,道观,神台,在苍茫的绿色中与大山浑然一体,景色十分迷人。从石碑通往崆峒山主峰之间,一个遒劲醒目的大“武”字挂在两棵伟岸挺拔的古柏中间。平凉市抓住旅游旺季在这里举行武术节,崆峒山武术队的男女队员进行精彩的表演,这无疑给崆峒山新添了一景。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这里被聪明的平凉人与游泳业有机地结合,并进行了科学的开发,吸引了游客,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有意思的是这两棵顶天立地的古柏,一棵伟岸挺拔,膀宽腰粗,一棵如藤如蔓,妩媚妖娆,两棵树枝繁叶茂,枝杆相交,亲密无间,相辅相成,交映生辉,分明是一对情侣,使人不禁感叹爱情的神圣,心中油然而生。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慕羡仙”的真情实感。夫妻俩在这对松柏下留影,意味深长,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到老,忠贞不渝。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古诗句,再没有如此恰当的背景画面登天梯如上天,使人想到了登泰山十八盘之艰辛。顺着石级而上,坡陡得两腿在打哆嗦,累得脸色发紫,热得虚汉淋漓,最终登上巅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茫茫远野,悠悠碧空,巍巍群山,青青草木,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出多少美丽的景色!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高尚的生活多在艰辛壮烈的牺牲中。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功名富贵,理想抱负,美好的生活,如山岳的风光,不付岀艰辛,没有毅力,怎能拥有。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冯俊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崆峒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