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用砚系贺兰石制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8279
颗粒名称: 岳飞用砚系贺兰石制成
分类号: TS951.28
摘要: 据《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民族英雄岳飞用的砚,是来自 银川贺兰山之笔架峰贺兰石制成。
关键词: 石砚 制造

内容

据《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民族英雄岳飞用的砚,是来自 银川贺兰山之笔架峰贺兰石制成。现该“岳飞砚”被一香港巨商秘藏。据史籍记载, 商人为与中原进行商贸交流,曾将贺兰山采得的贺兰石制成砚与汉族商人交换丝绸、铁器。汉商遂将贺兰砚运到江南洛阳南宋前线商贸货栈,被宋军军需官购得。岳飞偶然见到此砚,见砚石细腻发黑,遂从军需官手中转购。因砚体上有似汉非汉的变体 文铭记,又在砚体上加刻了文字成为一段传奇0“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这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于1273年12月13日写下的《岳飞砚铭》,世所罕见。提起岳飞砚,史书所述极富传奇性。除清人所著《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述该砚系 贺兰山石制成的外,还记述有:岳飞使用的砚“砚色紫,体方而长,背镌‘持坚,守白,不磷(薄)、不淄(黑)’,及不可辨识的 文外,无款。”既无题款,焉知为岳飞所用之砚?据谭沃森《宝砚轶离》中记其事,原来岳飞遇害百日后,宋末爱国商人安枋得在洛州买到这方砚。他一看砚铭,觉得砚铭的字体很熟悉,于是在商队书匣里找书在洛州“宝得轩”古董店买到的岳忠武(岳飞)真迹墨帖,悉心对照,初步证实砚铭为岳飞所书。回到家乡后,他又刻意搜集岳飞手稿,终于以重金从一位巡检史手中买到岳飞邸板墨迹,证实砚铭确系岳飞所亲书。安枋得为使后人珍藏岳飞这块砚,在砚背刻字云:“枋得家藏岳忠武墨迹,与铭字相若,此盖忠武故物也。枋得记。”安枋得后随一位校尉使南下游历,在嘉兴府(今浙江杭州桐斗一带)遇文天祥,遂将岳飞砚转赠文天祥。文天祥乃镌字砚背云:“岳忠武石砚,向为君植(即安枋得)同年所藏,咸淳九年十二月二有二日,寄赠天祥。王安石不受一砚可贵,余爱岳砚可珍。”并写了一首砚铭刻于砚背以明其志。《两般秋雨庵随笔》载:岳飞的字是行书,商人安枋得写的是真书,文天祥刻的是草书。三人的书法“皆遒古”。更有意义的是:在一百多年间,先后拥有这方 产砚的岳飞,安枋得、文天祥,都能用“持紧、守白,不磷、不淄”的信条,和“磨难穿,如其坚”的风格来要求自己。岳飞、文天祥二人都是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安枋得作为一介布衣商人,也居然坚持凛然不拔的气节,在南宋灭亡后,改名换姓,隐居闽地,六朝统治者获悉他通晓四国蕃语,屡次威逼他出来做“转运使”,他不从。终于在福建建阳绝食而死,无负文天祥受赠时所表“守之弗失道自全”的勉语。此砚经元、明至清,六百多年仍流传世上,为人所珍藏。至道光元年,辗转为当时浙江东阳县令陈海楼所得。这一珍贵文物,被陈氏后裔因生活所迫转卖香港,为巨贾所藏。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朝志
责任者
岳飞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