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残老人的“儿孙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8151
颗粒名称: 孤残老人的“儿孙福”
分类号: C913
摘要: 耳聋、腿腐、眼瞎,本是人生的一件憾事,可更为遗憾的是,这些不幸都落在了一家三口的身上。银川西郊银新乡罗家庄村二队就生活着这样一家饱经沧桑、年逾古稀的三位残疾老人。
关键词: 社会生活 老人

内容

耳聋、腿腐、眼瞎,本是人生的一件憾事,可更为遗憾的是,这些不幸都落在了一家三口的身上。银川西郊银新乡罗家庄村二队就生活着这样一家饱经沧桑、年逾古稀的三位残疾老人李扁扁、李对对、邓海海。但名字的趣味并未给他们七十多个春秋的人生阅历涂上幸福的色彩。似乎是天公的巧意安排,与之一街相隔驻扎着武警银川市支队四中队官兵,自从他们在此“扎根”的那天起,就与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哥李扁扁已有78岁高龄,年轻时,不幸双目失明,终生未娶;弟弟李对对,从小得了耳疾,丧失听力,并患有痴呆症;海海是对对的老伴,如今也有70高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一条腿还腐着。三个残疾老人,组成了一个残缺的家庭。
  1983年11月,武警银川市支队组建直属四中队,驻地恰巧与罗家庄村一条马路之隔,中队官兵得知村里3位残疾老人无人照料,便组成了“学雷锋小组”,担负起照顾老人的义务。老人家原有3亩地,过去由村里人帮着收种,自从来了“学雷锋小组”,这三亩地便成了官兵们的责任田,每年播种、施肥、除草、收割,不误一个农时,几年下来,老人家里不仅口粮自给有余,还给国家交了公粮。每逢过节,战士都没有忘记三位残疾老人,总是想方设法和他们一起度过。1995年春节,组长郑永华提前唤醒了全班的战士,到老人家里,扫灰除尘,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为老人洗了头,理了发,修剪指甲。郑永华拿了班里早已剁好的饺子馅,挑了连队里最好的面粉,送到老人家里。除夕晚上,班里的每位战士还为三位老人准备了节目,有说有唱,进行现场表演,一块度过了团圆的除夕夜。
  3位残疾老人,不能参加常人的娱乐活动,白天、晚上总是3人为伴,寂寞无语。“学雷锋小组”的战士们凑钱为老人们购置了半导体收音机。捧着个“木头匣子”,能听到喜爱的秦腔,听到相声逗嘴,老人们笑得像孩子一样。大哥和弟媳贴近“木头匣子”,便能听清声音,可痴呆的弟弟,尽管将半导体的声音开到最大,也无济于事,只有在他耳旁大声地讲,他才依稀听到点儿,为此,“学雷锋小组”的战士们在执勤训练间隙,常常收听广播上的有趣节目,然后编成自己的故事,再大声“反馈”给对对。有时,讲完一个故事,战士的嗓子沙哑了,老人才听乐了。收听的节目多了,兄长、弟媳三人也互相“拉呱”,变得爱说爱笑了。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3位残疾老人的病床前全是“孝子”。一提起这事,对对的老伴,总是带着沙哑的音调激动地说:“四中队的官兵和卫生队的大夫真的把我们当成亲人。这十多年来,我也算不清,卫生队的大夫亲自登门给我们瞧了多少次病,一分钱也不收,有时连吃药都是大夫亲自送到嘴里,态度那么好,我的心热啊-”老人几乎要哭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十多年来,四中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可部队照顾老人的义务却传了一代又一代。老人家里的米缺了,水断了,炭没了他们都及时送去,中队外出执行任务,都要把照顾3位老人当做一项任务交给在家的同志。四中队十多年如一日照顾残疾老人的事迹,先后十多次受到区市部门的表彰,四中队还曾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