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8076
颗粒名称: 九月一日晴
分类号: I054
摘要: 早六时起来,往访马晓云。此位仁兄尚在酣睡。八时,方见了面。他说主席不见我的原因,恐徐、秦起疑,行期尚未决定。在起飞前,必然要和我见一面的。又有客来,我只得先走。
关键词: 革命斗争小说 革命故事 回忆录

内容

早六时起来,往访马晓云。此位仁兄尚在酣睡。八时,方见了面。他说主席不见我的原因,恐徐、秦起疑,行期尚未决定。在起飞前,必然要和我见一面的。又有客来,我只得先走。马鸿逵已决定去重庆,和谈搁浅了。饭后听说今天就要起身,急忙借了一辆自行车,赶到大公馆。车马盈门,无法插足,转身到杨翰卿处。他说,国民党的中央,因知马鸿逵搞和谈,又恐与绥远合成一气,所以特派徐永昌和秦德纯来监视,今天又派一架军机来接,等于押赴重庆。我说,为什么要受押解?大家为什么不阻止?马敦静也坐视他父亲被押解吗?杨翰卿解释,宁夏兵团始终不和解放军作战,想必马鸿逵在香港已与中共有默契。不然的话,在三关口、瓦亭、固原一带,凭险因守,可以牵制很大的兵力,解放军或者不至于冒险扑兰州。其次,若真援兰,由海原、泾源出兵袭解放军之侧,兰州之围可解,起码起一个很大的转折作用。他均不作此打算,可见他对和谈,也许另有途径。我觉得马鸿逵飞重庆,无异于身入虎口,和谈的话,根本说不到。杨翰卿只是安慰我而已。但因他的转达,我在最后见了马鸿逵。这时送行的人很多,大家圆圈式地包围着这位走上死路的家伙。他还滔滔不绝地嘱咐这个,注意那个,忘记了他自己将是坟墓中的尸体。四面的人,有的默然无声,有的接受着命令。他表现出十足的土皇帝的自尊派头,不容人说话。而左右的亲信,更奴气十足,俯首听命。我走上前去,马鸿逵用吩咐式的语调对我说:“一切和司令官(马敦静)去商议。”一句话封住我的口,他便向外走动,走出了大门,登车奔飞机场而去。半点钟之后,天空中机声轧轧,马鸿逵走向“陪都”去了。中午,马敦静传见我。他先说了一个恐吓性的消息,国民党的特务,知道了我的工作,报告上去,伪中央要把我押起来,解送到广州去。他在这一点上落了一个大人情。其次,是说马鸿逵已飞赴重庆,这是被迫走的。我要继续在这里进行和平工作,对于马鸿逵要招致不利。最后,他劝我即速离开此地,回到解放区去,免得特务暗中加害我。这表示,已经关闭了和谈之门。但我总不能就此认为失败,我要求他准我继续留在此地。他说:“你再去和马晓云谈话。”便把我送了出来。我气愤极了。我觉得他们父子这样的无知,真是辜负了宁夏人民的嘱托。晚上,仍在致生家,和化民、晋熙围桌商谈。他们主张,我明天见了马晓云,离开此地亦可,免得惹出祸事。他们愿意继续进行工作,我在此地与否,并不重要,和平运动,仍然有成功的希望。(待续)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