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奇塑造一个说标准“国语”的邓小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8026
颗粒名称: 卢奇塑造一个说标准“国语”的邓小平
分类号: J912
摘要: 几乎在所有的影视作品中,一代伟人邓小平一讲话就是满口四川乡音,这似乎已成习惯,人们也总是把乡音与人物的形象画上了等号。然而,在最近即将上映的解放战争史系列片之一的《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关键词: 电视演员 电影表演 电影演员 卢奇

内容

几乎在所有的影视作品中,一代伟人邓小平一讲话就是满口四川乡音,这似乎已成习惯,人们也总是把乡音与人物的形象画上了等号。然而,在最近即将上映的解放战争史系列片之一的《大进军-席卷大西南》中,著名电影演员卢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说标准普通话的全新的邓小平形象。为何要改变邓小平等一批伟人的银幕语言“形象”呢?观众是否能接受呢?最近,邓小平的扮演者,著名电影演员卢奇说,让银幕上的伟人都说“国语”,其实这是广大观众的愿望,方言只能满足少数地方观众的要求,而给更多的观众在听觉上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作为传播载体的电影艺术更应该带头执行国家有关语言文字的法规,规范语言文字,做推广普通话的表率。改变银幕上伟人总是只会讲方言,不会讲普通话的习惯,可以使伟人的形象更加立体化。卢奇对记者说,用普通话塑造新的邓小平形象,这对于一个演惯了说方言的小平形象的特型演员来说,确实是一种锻炼和考验。刚开始,还真有些不习惯,心里也没有底儿。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一个说“国语”的小平形象终于塑造成功,加上影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在声音上不依靠后期录音,85%的部分采取同期录音,给人以一种全新的感觉。卢奇高兴地说,从全国几个城市的上映情况看,伟人说“国语”已被观众所接受,并受到了普遍欢迎。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卢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