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宁夏城大街小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795
颗粒名称: 漫谈宁夏城大街小巷
分类号: I054
摘要: 1942年街道更换名称,其宗旨很明确,首先要宣传蒋介石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具体内容有:礼义廉耻、民族复兴,还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关键词: 都市小说 小说

内容

1942年街道更换名称,其宗旨很明确,首先要宣传蒋介石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具体内容有:礼义廉耻、民族复兴,还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第二方面就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第三方面是五经四书等封建伦理道德的东西。其实,银川市内的房屋,除了大街两侧还能说得过去,好多地方全是空地。现在中山公园的东边是一大片芦苇湖,倘若站在大街的某处,就能看到城墙,有好多巷道只是半截儿。就这样,也要给安个名称,而且在接近大街的巷口,把原来立的简单木牌坊,换上新名称,粉刷一新,冠冕堂皇。宁夏城的东大街上有两座古建筑物,一座是玉皇阁,另一座是鼓楼。玉皇阁的建筑早于鼓楼,它的名称很多,最早叫鼓楼,后来有了西边的钟鼓楼,又称旧鼓楼、大鼓楼。它只有南北一道城门洞,南面大街叫南柴市,北面叫北柴市,是专门供应市民烧炕用的干柴,因此人们称柴市鼓楼。1942年改名为和平街,鼓楼南边的称和平南街,鼓楼北边的称和平北街。改革开放后,银川市在城市规划中,索性就称为玉皇阁南街和玉皇阁北街,这样,并不是玉皇大帝在起什么作用,而是用阁楼作标志更为鲜明。钟鼓楼,简称鼓楼,又因它的四边有门洞,行人与车马均得从这个十字通道穿过,故又称“四鼓楼”,或日“十字鼓楼”。它建于清道光年间,比玉皇阁要晚得多。在钟鼓楼没有建成前,这里是东西南北四座牌坊,钟鼓楼建成后,这里便成为城市的中心地带。除向东西伸展的东西大街外,其南面叫柳树巷,北面叫糠市。1942年,改为复兴街,为迎合蒋介石提出的民族复兴的意思,柳树巷叫复兴南街,糠市叫复兴北街,现在称为鼓楼南街与鼓楼北街。鼓楼南街的南端有东西方向的两条街,一条是新华街,一条是利群街。新华街,一向是繁华热闹的街道。它的名称可追溯到1929年宁夏省建置的时候,不过当时的街道,只有从今之新华饭店起,西至今日北国商场这么一截儿。而现在却是包括了东边的永、明巷,接东环路,西至西环路。这里要对永明巷说几句,今之商都地址,原是马鸿逵时期的第一监狱,所以这条巷子在1942年改名为“永明巷”。其实,进了牢房的无辜者,还能有光明的日子吗?利群街,它是南门三道巷的延伸。1942年,将此巷改名为三省巷,取《论语》的“吾日三省吾身”之意。解放后改名为利群街,亦称老市场,因为在今之商城西侧有一个以蔬菜肉类为主的综合性老市场(当时银川唯一的一个市场)。银川一中的校址,是当时宁夏省卫生处,并设有省立医院。这些场所都是便利群众的。改得好。这条街现在是东起中山南街,经过商城北面、银川一中门前、区展览馆南门、市一医院、西塔南巷,穿过利民街,一直通到富宁街为止。这里顺便提一下鼓楼南街的两条巷子,一条是公正巷或工农巷,一条是仁义巷。公正巷,原来叫小庙巷,因为这条巷子里建有山西会馆,要比陕西大会馆小得多。又有一个理教会。1942年改名为懿范巷,文化大革命开始,破旧立新,改为工农巷。这是一条三岔道路,如今把通五一餐厅的叫为工农巷,把通鼓楼南街的叫公正巷(市公安局在巷口北侧)。通中心巷的一段还没有起名。(连载之二)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