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名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791
颗粒名称: 宁夏地名由来
分类号: I054
摘要: 我们长期生活、工作在宁夏这块黄土地上,对故乡充满着深厚的感情。外地支宁人员也把她看成第二故乡。但宁夏这地名是怎样来的呢?它的含义是什么呢?这还得从 说起。夏州是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统万镇置。治所在岩绿(唐改名朔方,今陕西靖边县红格界乡白城子)。唐辖境相当今陕西大理河以北的红柳河流域及内蒙古杭锦镇,乌审旗等地区。
关键词: 纪实小说 历史故事 回忆录

内容

我们长期生活、工作在宁夏这块黄土地上,对故乡充满着深厚的感情。外地支宁人员也把她看成第二故乡。但宁夏这地名是怎样来的呢?它的含义是什么呢?这还得从 说起。夏州是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统万镇置。治所在岩绿(唐改名朔方,今陕西靖边县红格界乡白城子)。唐辖境相当今陕西大理河以北的红柳河流域及内蒙古杭锦镇,乌审旗等地区。唐代以来,党项族拓拔氏世居其地。党项贵族,凭借其在唐末和五代十国期间壮大起来的政治、军事力量,也乘机不断向宋朝掠夺土地、财产和人口,并于公元1002年攻占了宋朝西北重镇灵州。公元1020年,党项族李德明,在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市)大兴宫室,修建都城,改名兴州。公元1033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升兴州为兴庆府。公元1038年在兴庆府“筑坛受册,继皇帝位”,建国号大夏。因为地处西北部,历史称其为 。 最盛时期的国界,“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辖二十二个州,包括今宁夏、陕北、甘肃的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和内蒙古一部分地区,与辽、金先后成为宋代鼎峙的政权。
   宝义二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 政权自李元昊始,传十主,共190年。宁夏虽有悠久的历史,“塞上江南旧有名”,但“宁夏”这个地名开始出现于史书记载,是元灭 之后。据《元史》记载:“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置宁夏路总管府。”所谓“宁夏”,就是平定 ,使之永远安宁的意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宁夏暂由甘肃行省分出,建立行中书省,但不久又并入甘肃行省。此后“宁夏”便被用作路名,省名、卫名、府名、道名、县名和自治区名,一直沿袭到今天。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