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话、虎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606
颗粒名称: 虎年话、虎牌
分类号: G263
摘要: 在宁夏博物馆收藏着造型各不相同的三件铜牌,其中的两件是从固原杨郎匈奴族墓出土的。
关键词: 文物 虎牌

内容

在宁夏博物馆收藏着造型各不相同的三件铜牌,其中的两件是从固原杨郎匈奴族墓出土的。而另一件则是从固原农民手里征集到的,与出土的铜牌从工艺和造型上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经我区著名考古学家钟侃教授鉴定后认为这些文物是战国时期用青铜制作的“虎噬驴透雕铜牌”,与匈奴族文物相同或近似,是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带扣用的。出土的两件铜牌是左右对称的,铜牌长13.7cm、宽2cm。虎身呈侧立状,虎口大张、獠牙外露,用力咬住驴的颈部,身稍长而圆斑纹清晰突出,四肢弯曲、四足着地、爪外露且威猛。驴颈部被咬住,前双腿弯曲跪地,身子呈反向弯曲,前胛部位有一喙状突出物和很规矩的长圆形穿孔;后腿和蹄子搭在虎头和颈部,驴竭力挣扎状,而驴眼睛更表现出惊恐的痛苦状。造型生动,形态逼真,显示出古代匈奴族游牧生活的特色和剽悍骁勇的风格,是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另一块铜牌右边为长方形,左边呈半圆形,稍向外呈圆状突出,长9.2cm、宽6.8cm,比出土的铜牌稍小些,虎身侧立状,张口咬着驴的前胛部位,身修长,仅用几道简洁的暗纹就显出虎斑纹,用几道突出、简单的竖纹就显出虎颈部鬃毛,四肢自然着地,虎爪外露,尾长而垂地,威猛中透着捕获猎物后得胜的自在。反观驴的前胛被咬,脖子弯曲头垂下,四肢回收呈卧状,在驴身体中间处有一喙状凸钮,驴呈一副弱肉强食被征服后的狼狈相。铜牌整体上没有过多修饰斑纹,表面较为光洁,形态上没搏斗挣扎而显较为平静。这三件“虎噬驴透雕铜牌”工艺洗练,雕刻精巧,把虎、驴动物的体形和神态静与动用写实与艺术夸张再创造的手法巧妙结合精制而成。造型生动独特又栩栩如生,逼真的神态与精湛的艺术构想令人叹服。
  1996年8月,在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专家鉴定组来宁夏博物馆鉴定文物时,这三件虎噬驴铜牌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从艺术造型、铸造工艺、生产水平、文化交流、民族风俗等方面更好的研究宁夏地区古代匈奴族文物的重要实物,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

宁夏博物馆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