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之路如何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532
颗粒名称: 旅游之路如何走
分类号: F590.3
摘要: 宁夏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古老的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滋润着千里沃野。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市场

内容

(一)宁夏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古老的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滋润着千里沃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高山、平原、河流、绿洲、湖泊,既有江南水乡的秀丽,又集塞外大漠风光之雄浑。古老的黄河文化、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 风情如诗、如歌、如画,给人们以独特的感受。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宁夏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宁夏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起步的,正式开展旅游接待业务始自1983年,获得较大发展则是近几年的事。“八五”期间,全区旅游系统共接待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16877人次,共创汇393.62万美元,分别比“七五”期间增长了62.44%和4.8倍,接待国内旅游者482.6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419亿元。去年,全区又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60万,全区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3亿元。应该说,旅游业被自治区政府作为宁夏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是当之无愧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较外省区、尤其是东部地区而言,宁夏旅游业的水平依然滞后。就拿1996年来说,全区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仅4218人次,创汇114万美元,分别不到全国总量的一万二千分之一和九千分之一,国际旅游收入在全国倒数第一,国内旅游人数150万人次,收入2.5亿元,亦只占全国总量的万分之二点三四和万分之一点五。有资料显示,旅游部门每直接收入1元钱,商业、饮食等相关行业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能为社会创造5个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发展还会为第一、二产业提供新市场,派生出一大批与旅游业相关的工业群体。据初步测算,宁夏旅游业发展的十多年间,它每年的产值不到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5%,因而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力也远远未能发挥出来。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经济效益之间比例的严重失调使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在阻碍着宁夏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呢?(二)在全国普遍以观光产品发展旅游业时,宁夏资源、区位、交通等方面存在的劣势使它在争雄旅游业中不占优势,但说到底,产品不完善、市场促销不够是横在宁夏旅游业面前的两只“拦路虎”。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景区。1986年以来,国家及自治区对我区景点建设投资不足1000万元(其中沙湖占去一半),这微薄的资金本来就无异于杯水车薪,加之资金分配分散,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少投入也只能少产出,宁夏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遂呈严重的迟缓状态。除沙湖被列入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外,中卫沙坡头、青铜峡库区的基础建设相对完善外,更多的景点、景区由于分散孤立开发,资金严重缺乏导致开发深度不够,质量层次低,开发只停留在观光旅游上,出现辐射吸引力弱等连锁恶性反应。如: 文化旅游只是参观 王陵和博物馆, 风情游也仅限于参观 寺、经学院建筑等。另外,由于缺乏全局性规划,各旅游景点各自为政,开发建设分工不明确,使得旅游景区(点)重复开发、重复布局,观光内容大致相同,许多景区效益上不去,个别景区由此根本谈不上效益。这对于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宜于开发多种项目特殊游的宁夏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繁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其重要条件之一是要获得充足和稳定的客源,客源问题则有赖于行之有效的旅游宣传和招徕活动,因为,宣传促销是发展旅游的“开路先锋”。多年的实践也证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的方式是有效的、成功的。去年沙湖等景点在陕西、甘肃等地炒热主要应归功于区旅游局等部门在两省进行了全面而多方位、多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它的后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今年“五一”节期间,为缓解陕西游客赴宁旅游车供应不足的局面,铁道部甚至特地增开一列西安一银川的旅游专列,全区各主要景点游客随之也明显增但加。相对来说,宁夏旅游业的宣传始终给人以乏力之感。当然,除受资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缺乏精心、系统性的策划、相对封闭孤立的宣传等诸多原因也是导致今天旅游业给人以宣传力度不够、声势不大、方式单一之感的主要原因。另外,囿于陈旧的观念和贫乏的了解,人们对发展宁夏旅游业存在相当大的偏见以及旅游商品种类少、质量低,缺乏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都严重地影响着宁夏旅游业的形象。(三)宁夏旅游业近期目标定为:到2000年,年接待海外游客1万人次,国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达到.6亿元;到2002年,接待海外游客年2万人次,国内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2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3%以上。要实现“三年上一个台阶,五年有一个大发展”,宁夏必须要实现跳跃式突破、超常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认清优势劣势,“对症下药”,以争取好的“疗效”在较短的时期内开发出有巨大吸引力、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旅游产品当数当务之急。为此,宁夏计委高工汪一鸣认为,我们应摒弃过去“撒胡椒面”式的作法,把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用在刀刃上,找准突出自身特色、富于鲜明个性的、少而精的重点产品,进行“跨门槛式”投资,认真开发、组合,从而形成“拳头产品”。发展旅游业,资金问题也是关键中的关键。近几年,我区旅游业实施“国家、地方、部门、集体和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和引进外资一起上”的方针,实践已经证明它的可行性。搞“大旅游”务必会启动大量资金和建设基础设施,除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投入一部分外,更多的还应立足于依靠市场经济、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筹集,这就需要扩大旅游业对内、对外开放的程度,克服怕吃亏、怕别人赚钱的心理障碍,鼓励社会投资,积极招商引资,同时推进联合、吸引大部门、大企业、大公司投资和开发我区的旅游业。
  旅游宣传促销是把宁夏介绍出去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兴斌最近结合外省市经验,为宁夏提供了新思路。他认为自治区应积极主动地同周边兄弟省份加强联系,联合促销,实行东联陕西、西接甘肃、北挂内蒙古的方针,参与西北诸省的旅游协作活动,把宁夏的旅游点线与西安的秦唐文化游、内蒙古的草原风光游、晋陕豫黄河游、甘肃的佛教文化游相连接,与丝绸之路旅游线衔接起来。如今是宁夏发展旅游业的最佳历史机遇,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开发力度加强为宁夏旅游业实现飞跃创造了良机,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和 旅游市场的开拓,宁夏旅游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宁夏的“旅游人”目前当扎扎实实着眼于今天的奠基工作。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那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