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经回归地穴有争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472
颗粒名称: 千年石经回归地穴有争议
并列题名: 国家文物局未获正式报告
分类号: K87
摘要: 被称为“北京敦煌”的京郊云居寺8000块辽、金时代的石经将于1999年9月9日9时9分重新回埋入土的做法,近日受到一些文物专家的指摘,认为此举并不是保护文物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 文物 文物保护

内容

被称为“北京敦煌”的京郊云居寺8000块辽、金时代的石经将于1999年9月9日9时9分重新回埋入土的做法,近日受到一些文物专家的指摘,认为此举并不是保护文物的最佳方案。据《中国文化报》报道,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黄克忠说,他从事文物保护三十余年来,从未见过让已经重见天日的文物再回到地下的做法。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不负责的。在中国文物研究所长期从事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的蔡润研究员说,和其他质地的文物相比,石质文物较耐风化,只要有良好的存放环境,比如做到保持房间温度适中,采用架子将每块石板隔离,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化学药剂中浸泡,可使其加固不易脱落。从技术上能够解决石经保护问题,不用回埋地下。从目前的科技发展看,我们不是没有能力保护这批宝贝。据悉,早在5年前,中国文物研究所就石经保护问题曾提岀一个方案,可这一国家级专家的意见却被区能行政部门给否定了。
  据悉,关于云居寺石经回埋一事,并不像某些人报道的那样已经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据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员说,他们并未得到关于这批国家级文物回埋地下的任何正式报告,当然也从未表过态。这事仅是从报纸上知道的。北京市文物局也表示,此事尚在前期论证阶段,该局至今也未得到正式上报的方案。但云居寺所在的区委宣传部门负责人说,此方案基本已成定局,目前正在搞工程设计。有关人员呼吁在如此重大问题上应多听听专家的意见,而不能为了达到旅游方面的目的而进行不利于文物保护的炒作。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克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国文物研究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