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的坦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418
颗粒名称: 梁晓声的坦白
分类号: K825.6
摘要: 梁晓声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本新著,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对中国当代作家经济状况的分析。在这一部分里,晓声先生因为担心讨人嫌,甚至可能引起诉讼,不敢以他人为例,直接拿自己开刀,坦白地交待了他自1979年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至1997年工资和稿费收入的情况。就我阅读范围所知,敢于公开谈自己的工资和稿费收入的,除了梁晓声之外,还有北京知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先生。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 作家

内容

梁晓声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本新著,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对中国当代作家经济状况的分析。在这一部分里,晓声先生因为担心讨人嫌,甚至可能引起诉讼,不敢以他人为例,直接拿自己开刀,坦白地交待了他自1979年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至1997年工资和稿费收入的情况。就我阅读范围所知,敢于公开谈自己的工资和稿费收入的,除了梁晓声之外,还有北京知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先生。但季老先生在他的那篇谈消费的文章里,也仅仅是谈到他的工资虽然不高,稿费收入却并不少,遇上需要捐钱的事他也能大把地捐出去,然而他的稿费收入到底有多少,老猾的季老先生却并没有具体化,不像梁晓声先生那样一笔一笔清清楚楚。通过坦白的梁晓声所提供的账目,我们可以明白,一个有名气同时又勤奋的作家,经济状况虽然无法与做老板的相比,但与一般只是拿工资的人比起来,也仍然要高出许多。但是,梁晓声的坦白也让我们明白,一个即使像他那样有名气又高产的作家,1988年以前七年的稿费总收入还抵不上一名歌星几首歌的开价。从1992年至1997年写作《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时的稿费总收入,可能也就是杨澜出版一本八万多字的书的版税的一半左右。.而他所有全部600余万字印成书的作品的发行总量,除了《浮城》特殊一例,可能比姜昆一本《笑面人生》的发行量还少十几万册,更不敢与赵忠祥的《岁月随想》相比。发行量不能相比,在实行版税制有了印数稿酬的今天,稿费收入自然也就不能相比了。这就是名作家与明星的区别。当然,梁晓声的坦白还让我们明白,一个作家固然不是也不应该是为了金钱而写作,但在商品社会,作家在金钱面前的过分惶恐和谦逊,往往会被人利用,浑然不觉地成为狡猾的商家赢得最大利润的工具。梁晓声在他的书中写了这样一件事:1992年某出版社(梁晓声在书中点了该出版社的名,但恕我在此隐去其名)的编辑,看了他的38万字的长篇《浮城》的手稿之后,问他千字80元同不同意,谁知他却吓了一大跳,他还从来没有拿过这么高的稿酬,认为是编辑信口开河说大话,又认为倘若接受了大话许诺,其结果总是不好。于是主动减半,言定每千字40元即心满意足矣。然而,组稿编辑却还是与梁晓声议定,书倘若发行得好,稿费再有补贴。尽管后来《浮城》出版之后发行相当好,达到了40余万册,但那位编辑却不再言当初补贴一说,而当梁晓声希望其履行诺言时,编辑同志却说当初只是口头说说,没立字据,不能算数。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说,写书的远远比不上出书的、卖书的,善良的作家们当以梁先生此事为戒,学会保护并争取自己应得的经济利益。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汤国基
责任者
梁晓声
相关人物
季羡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