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又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345
颗粒名称: “拉尼娜”又来
分类号: P732
摘要: 近两个月来,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洋、大气的各种监测数据表明,厄尔尼诺现象正在迅速向“拉尼娜”现象转化。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厄尔尼诺

内容

近两个月来,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洋、大气的各种监测数据表明,厄尔尼诺现象正在迅速向“拉尼娜”现象转化。
  “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女孩”,它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其特征恰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指的是洋流水温反常下降。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在都成为预报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拉尼娜现象是由前一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的冷水区域在东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因此拉尼娜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80年代以来,先后在1984~1985年、1988 ~ 1989年和 1995 ~ 1996年出现过拉尼娜现象。据美国圣迭戈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中心的电脑模型显示,目前海面以下的寒冷海水正由东南亚朝南美流去,并将迅速上升至海面,使赤道附近的表面海水转冷。5月份,在东太平洋的一些监测区内,海洋水温陡降了8摄氏度,信风加强。:美国海洋热带研究所指出,位于赤道附近、低于正常水温的区域如今已经扩展到东西长3000海里、南北宽数百海里。尽管这片水域只是太平洋热水带水域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片水域仍在扩大,略低于表面以下的一个巨大的冷水层源源不断地向这片水域补充冷水。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专家翟盘茂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拉尼娜现象正在孕育之中。他指出,拉尼娜现象的典型特征是中、东洋赤道地区海表温度降至零下零点五摄氏度以下,但从6月份的数据来看,西经150度到西经90度,赤道两侧监测区内的平均温度仍在正常范围内,而且南美沿岸海水温度还在2摄氏度以上,这表明现在还处在厄尔尼诺向拉尼娜“交班”的时候。但他同时指出,今年海水变冷速度特别快,同时南方涛动指数表现拉尼娜特征明显。所谓南方涛动是指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平面气压之间存在着“跷跷板”式的关系,往往一边气压升高,另一边气压就降低。南方涛动指数是另一个用于监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大气指标。
  ·美国气象预报中心负责人哈里·范登多认为,形成拉尼娜的条件很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成熟,有些迹象已经在向这方面发展。根据以前的测量数据,峰值应该出现在年底左右。有关专家指出,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很难预测,因为它不像厄尔尼诺现象那样简单。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认为,拉尼娜现象可能使美国东南部冬天的温度比正常时期高,而西北部比正常时期低。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文章说,拉尼娜现象将使北美洲的西部地区、南美洲及非洲东部地区面临干旱威胁,而可能给东南亚、非洲东南部和巴西北部造成水灾。翟盘茂认为,拉尼娜的危害不会有厄尔尼诺那样大。关于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他认为,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很多,现在还很难估计具体影响。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小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