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忆老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337
颗粒名称: 风雨忆老宅
分类号: I21
摘要: 这是个偌大的宅院,房与房挨肩搭背,连为“日”字形。整个宅院分前后两个小院,院里长着丛丛芭蕉,年年叶肥花红,给古宅增添些许绿意。据老辈人讲,这个宅院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风雨两百载了。当初,先祖得病早年辞世,先祖母一生粗茶淡饭,挑灯熬夜,捻线穿梭,点点滴滴积蓄,撑起这份家业。先祖母身后留下七个儿孙,故命名宅院为“七门头”,一门即一户。解放后,宅院里住着十余户,都是平平常常的人家,人们都能相安无事。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内容

这是个偌大的宅院,房与房挨肩搭背,连为“日”字形。整个宅院分前后两个小院,院里长着丛丛芭蕉,年年叶肥花红,给古宅增添些许绿意。据老辈人讲,这个宅院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风雨两百载了。当初,先祖得病早年辞世,先祖母一生粗茶淡饭,挑灯熬夜,捻线穿梭,点点滴滴积蓄,撑起这份家业。先祖母身后留下七个儿孙,故命名宅院为“七门头”,一门即一户。解放后,宅院里住着十余户,都是平平常常的人家,人们都能相安无事,和和睦睦。我家坐落在后院的西南角,两间破旧的木楼房,很不起眼。一般农家,楼下作灶房和猪栏牛舍,楼上除摆放仓柜和柴垛,便是一家人的床铺。二楼作卧室,也是无奈,椽稀瓦薄,冬冷夏热。盛夏时节,楼上闷热难当,蚊虫肆虐,无法入睡。挨到夜晚,芭蕉树下,张张草席铺满小院,大人小孩,挥汗摇蒲,嬉笑打骂,其乐融融。夏夜,最有趣的是看天上的星星,听阿贞婆讲故事。阿贞婆为了爱情,追随阿公弃甲归田她原本大家闺秀出身,不会农事,讲故事解闷,使我的童年有幸生活在安徒生、格林的童话里。从我家后门出去,蜿蜒着一条幽长的巷子。这里曾是我们的乐园,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巷子里玩一种叫“挑木棒”的游戏。玩累了,便撬开铺路的卵石捉螟蚣。一次,我捉到一只身体又长又扁的蟆蚣,背部暗绿色,腹部黄绿色,头部有鞭状触角,躯干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有一对足。正在我得意和炫燿之时,娱蚣的前足钩住了我,顿时我的手背起了毒包。从此,我再没有捉过这种有毒的节肢动物了。宅院前有一小溪,溪水清澈,四季流淌,人们在此淘米洗菜,捣衣洗帐。我生在老宅,长在老宅。自我远离家乡,再没有回老宅去住过。父亲去世的噩耗传来,我又回到了老宅。老宅的面貌未改,只是更破旧些,门壁开始腐朽,楼板脱落了数块。伫立屋中,我怅然若失。“七门头”宅院里上年纪的老人,大多人去屋空,阿贞婆也已撒寰离尘。岁月悠悠,世事如烟。
  父亲去世后,母亲与我一起居住生活。父亲把唯一的遗产—老宅留给了我。我几次动过把老宅卖掉的念头。在我的家乡,变卖老宅等于是败家子,因恐乡人斥骂而作罢。随着岁月的流失,风雨的吹打,老宅也更加残破不堪。眼下是多雨季节,窗外又呜呜刮起了狂风,硕大的雨点噼里啪啦落下来,此时的我怎能不忆老宅?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胡洪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