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铁分局企业办学走出怪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7151
颗粒名称: 银铁分局企业办学走出怪圈
分类号: G4
摘要: 时下,企业办学已被公认走进了死胡同,然而,地处西北腹地的银川铁路分局,近几年办学规模却不断扩大,生源大量回升。
关键词: 教育 企业办学

内容

时下,企业办学已被公认走进了死胡同,然而,地处西北腹地的银川铁路分局,近几年办学规模却不断扩大,生源大量回升。1996年高考升学率为41%,1997年达到48%,高居宁夏全区中学的前几位。银铁分局的企业办学非但未显出“退化”的势头,相反倒显示了蓬勃的生机。他们究竟掌握了怎样的灵丹妙药?记者采访后得出的结论是:得益于他们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深刻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大刀阔斧推进改革。
  “铁路中小学是培养待业青年的摇篮”,当这句话在几年前流行起来的时候,曾深深地刺痛过银川铁路分局决策者的心。由于历史的原因,铁路修到哪里,中小学就随之办到哪里,办学是典型的福利型与安置型,只要有稍稍大点的站区,就要办学“安置”孩子上学,10多个教师带30多个学生的现象也并不是故事。一边是每年数百万元的大投入,一边是职工不满意的教学质量;一边是教师资源、设备资源浪费严重,一边是生源逐年下降。“办学无气氛,教学无规模”是对这种现象的形象说明。
  1996年初,银川铁路分局率先在全国铁路系统内进行教育制度改革。首先是归口管理,放权让权。第二是调整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酬资1140万元改建、扩建和新建了6幢教学楼和办公楼。投资288万元为所有学校改造了暖气,更换了课桌椅,购置了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并祖备了50台教学用微机和多媒体电脑。第三是树立全分局中小学是一所大学校的观念,推行教师聘任制上岗。即不论是否是本校教师,只要在全分局范围内,每学年都可自由选报学校,自由竞聘教师岗位,打破了一次分配定终身的传统模式,使沿线教有所长的教师能够通过竞聘而调入大地区工作。第四是推行优秀教师交流使用制度。第五是严格考核评比,在工资奖金分配上拉开档次。由于上述一系列对教育的投入和改革,使银川铁路分局的普通教育工作呈现出一片生机。教师队伍的活力被大大地激发了出来,全分局在校学生总数也由1996年初的4900多人迅速回升到现在的6100务人。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

银川铁路分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