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流动牲沙漠中竟有活鱼生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6740
颗粒名称: 中国最大的流动牲沙漠中竟有活鱼生存
分类号: P94
摘要: 中国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塔中4油田作业基地附近的一片水坑中,竟有长如两节手指、比铅笔略细的一群黑色的小鱼在欢快地游动。日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和油田基地考察防沙绿化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是这群鱼的第一位发现者,他排除了鱼是由基地工作人员人为带进沙漠养殖的可能性。他认定这是一种鱼,属淡水鱼类,并已适应在水味略咸的水坑中生活,但他对鱼的来历和种类尚难做出结论。
关键词: 中国 沙漠

内容

中国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塔中4油田作业基地附近的一片水坑中,竟有长如两节手指、比铅笔略细的一群黑色的小鱼在欢快地游动。日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和油田基地考察防沙绿化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是这群鱼的第一位发现者,他排除了鱼是由基地工作人员人为带进沙漠养殖的可能性。33.7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素称“死亡之海”,极端干旱、缺水,根本不具备水生动物生存的条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所所长的陈宜瑜院士是中国水生动物研究的专家。他认定这是一种鱼,属淡水鱼类,并已适应在水味略咸的水坑中生活,但他对鱼的来历和种类尚难做出结论。对于水坑的来历,陈院士解释说,在修筑沙漠公路和基地建设中,曾用推土机推土奠基,有的地方推得较深,后来地下水涌入,形成水坑。尽管夏季沙漠中平均气温达到摄氏40度,地表温度甚至高达摄氏70度以上,蒸发旺盛,但由于地下水的不断补充,水坑中依然维持了一定的水量。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