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银川经济发展研讨会结束时的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6226
颗粒名称: 在加快银川经济发展研讨会结束时的讲话
分类号: F014.7
摘要: 总括起来说,我认为研讨会虽然时间短,但紧紧围绕经济核心区这一主题,深化了认识,开拓了视野,交流了思想,鼓舞了信心,是成功的。宁夏的实际情况是,南北两大部分反差很大,自然资源、经济基础 、历史文化条件距离较大。所以,历来党委、政府及各级领导都注重在宁夏的经济发展中实行分类指导的方针,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技术革新

内容

同志们:这次会议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专家、领导作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准备。经过讨论,我们感到,许多同志的发言有深度、有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核心区这一战略构想作了非常深刻的阐述,对于核心区发展的具体政策、目标模式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银川市的建设和发展、地位和作用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真是千金难买。总括起来说,我认为研讨会虽然时间短,但紧紧围绕经济核心区这一主题,深化了认识,开拓了视野,交流了思想,鼓舞了信心,是成功的。
  今天,我准备了一个发言,由于时间关系,不再宣读这个材料,请同志们看后提出意见。我再谈点看法,作为这个发言的补充。
  第一、确立宁夏经济核心区的思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区情认识的一个突破,战略上的一个重要选择。宁夏的实际情况是,南北两大部分反差很大,自然资源、经济基础 、历史文化条件距离较大。所以,历来党委、政府及各级领导都注重在宁夏的经济发展中实行分类指导的方针,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改革开放以后,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八十年代后期,主要依据四个地市的行政区域提出了四个经济区域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九十年代初期,又提出了三个板块的划分意见,即中部、南部和北部。这两次分类指导的区域划分意见,符合当时的认识水平,也是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发展的目标。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根据市场资源来进行优化配置,从统一市场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分类指导。资源怎么配置,能够产生最好的效果,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十五大以后更加突出了这一点。用市场经济的崭新眼光,来审视区情,产生了第三次分类指导战略选择的新认识。这就是去年十月自治区七届七次全委会上提出的确立宁夏经济核心区的思想,这个思想在原来三块板认识的基础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就是在三块板中突出了一个中心,抓住了一个重点,即银、灵、吴、青四市经济核心区,并大大提高了核心区的地位。人们的认识,总是随着实践的前进和发展不断提高,不断深化。核心区的提出,就是根据全自治区市场资源的配置情况,抓到了一块资源优势最明显、市场效益最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并且给这个区域加大任务,提出要求。这不仅是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抓住了我们整个自治区发展的重点,发展的后劲所在。
  第二,经济核心区是宁夏的经济核心区,不仅仅是四市的经济核心区。毛如柏书记在七届七次全委会的报告中,讲到核心区问题,有三句话要联系起来思考。第一句话叫做银川、灵武、吴忠、青铜峡四市是作为宁夏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这一区域虽然只有1万平方公里,160万人口,地域面积不到全区的五分之一,人口不到全区的三分之一,但是经济总量占全区将近一半。宁夏两大优势,基本上集聚在这个地区和向北延伸的地区。这第一句话给我们定了位,核心区是相对全区而言的。第二句话,要使这个经济核心区成为带动南北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极,这句话是给我们的任务。这个任务要求我们不仅自身要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南北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承担起全区发展的带动作用。这就是邓小平的思想,让你先富起来,你富起来以后,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句话,用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使经济核心区发展成为国家级的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和全区现代化工业的聚集区,这是目标,三句话连贯起来考虑,第一句是定位,第二句是任务,第三句是目标。这是从全自治区的发展背景上提出这个问题的。因此,我们着眼经济核心区的发展,-定是把它当作全自治区的一种战略选择。
  这里还需要统一认识的是,要正确处理经济核心区的加快发展和山区脱贫致富的关系问题。从现在起,再用三年时间,解决我区现有的52万贫困人口,决不把贫困带入下个世纪,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落实中央的号召,向我们提出的历史性任务,这也是全自治区500多万人民共同的任务。山区的脱贫,不仅仅是山区的任务,而是全区的任务。核心区的发展,必须承担增强全区扶贫的能力。所以,绝对不能以减弱扶贫的投入,影响扶贫的力度,来促使核心区的发展,不能牺牲其它地区的发展利益,来扶持核心区的发展。这是一个全局问题。
  核心区要加快发展,必然有一个加大投入的问题。加大投入,要走市场化的道路,要走改革的道路,还要走增强内部活力机制的道路。当我们把核心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时候,作为一个统一市场来考虑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统一配置资源、统一建立项目、统一市场供销。在这个统一市场内,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合理使用资源,调度资金,避免重复建设,就需要打破地域界限,打破行政分割,增强内部的合理运作机制,这样就可能产生1+1不是等于2,而大于2的效应。所以,一定要处理好核心区加快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关系问题。在工作布局上,难点是脱贫问题,重点和后劲是核心区的问题。要有这样一个两点论,处理好这个关系,不仅在经济上是必要的,在社会稳定上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均衡发展的态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市场、讲资源、讲效益。钱投到哪儿,效益最高,回报率最高,就往哪儿投。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打破了均衡发展的态势,实行了非均衡发展,理论界叫梯度理论。首先在东南沿海,搞了14个开放城市,搞了几个特区,以至于把整个东南沿海带动起来,辐射了全国,带动了全国的发展。虽然差距在拉大,但这是在发展中拉大差距,是前进中的拉大差距,绝不是贫富分化,是在前进过程中领先一步和落后一步的差距。现在到了东部地区在市场、劳动力和资源需要重新配置的时候,它开始向西部挺进,要求东西合作。现在,东西部在拉大了一段距离以后,又走向了一个合作的新局面,加上中央战略西移的决策,给了我们一个发展的机遇。所以,现在谈缩小差距,就更加现实,更加具体。国家存在一个东西问题,宁夏存在一个北南问题。只有集聚了我们自己的发展后劲,才有可能更好地担负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所以,我们这个核心区,同样承担着自治区的扶贫任务。因此,要把这个决策作为一个全局来看待,全面地理解党委提出的三句话。
  第三,怎么落实?刚才我听了银南和三市同志的发言,讲得非常好,都讲到了回去怎么做。这次研讨会起到了统一思想、形成舆论、深化认识的积极作用。但是真正落实下来,搞好它,我们现在刚刚起步,距离还很大,任务还非常艰巨。这次会后,我们要认真消化这次会议中领导、专家、兄弟地区提出来的一些思路和设想。这些设想既有理论的认识,又有具体的操作性意见,我们要尽快汇编成册,供各个部门、县区来认真地消化、研究。第二步,要做好当前加快发展各自要做的工作。两个地区,包括几个市的同志,对如何加快自身的发展,都有些设想,都有些规划,要毫不松懈,继续抓好落实。对于银川市,今年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年份,任务艰巨,压力很大。当前“双迎”工作既是对我们政治形象、经济实力、城市的文化品位的检验,也是对干部的精神风貌的检验,我们一定要全力抓好“双迎”工作。其次,企业改制问题、农业产业化全面启动问题、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还有完成我们今年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改善投资环境问题,任务都很重。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考虑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怎么样拟定经济核心区的发展规划和方案。自治区对这方面已经有所安排,将进一步做调査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核心区发展规划和方案。这就是从统一认识、思路明确进入到实质性的落实阶段,就是干什么、怎么干、谁去干的问题。毛如柏书记提出今后五年自治区的发展速度平均递增10%,经济总量翻一番,从现在的200亿增加到400亿;财政收入也翻一番,增加到30亿。根据这个总体要求,银川市理所应当地要高于这个要求。今后五年要力争达到10-12%。从现在的75个亿,要争取达到150个亿。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核心区的发展作一些具体的考虑,来制定我们的目标、政策、落实的措施。第三,发言中许多同志提出来,对核心区的发展,要有一个领导协调的机构,统盘研究。我觉得,银川市和银南,还有三个市可以考虑先建立一种政府间的联系,或者是联席会议,来进一步研究核心区发展的具体方案和规划问题,为自治区制定核心区整个发展规划做一些基础性的沟通工作。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育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