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西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412
颗粒名称: 临风西湖
分类号: K928.43
摘要: 若干年前是到过西湖游乐园的。是时盛夏,西湖刚刚被开发出来,第一印象使人油然想起家境不好的农家嫁出的女儿,一切都准备得仓仓促促,却已竭尽了全力,女儿虽然一身子鲜亮,但穿戴打扮依然有许多不尽熨贴处但仍挡不住田园乡土气息的洋溢,蓬勃着野趣的自然。这就是那时的西湖。今年初夏,又去西湖。得知了西湖于今是寂寞的,就想从蜗居久了的喧闹的市区到西湖去觅一份难得的静虚。
关键词: 西湖 人文地理

内容

若干年前是到过西湖游乐园的。是时盛夏,西湖刚刚被开发出来,第一印象使人油然想起家境不好的农家嫁出的女儿,一切都准备得仓仓促促,却已竭尽了全力,女儿虽然一身子鲜亮,但穿戴打扮依然有许多不尽熨贴处;但仍挡不住田园乡土气息的洋溢,蓬勃着野趣的自然。这就是那时的西湖。今年初夏,又去西湖。得知了西湖于今是寂寞的,就想从蜗居久了的喧闹的市区到西湖去觅一份难得的静虚。此时的西湖,漫渙着浩淼的瘦水:说浩森,应了当日的风急波涌;说瘦水,谓冰雪初消,水草新绿,似困久了的妇人酣梦刚醒,透着残存的乏意。隔年的旧藻随波荡漾,摇曳中分合出浅底,抖出密急的波光。天高地阔,白日清风。迎送着三三两两的游人往湖必岛方向走去,犹如农人的下田劳作,为西湖平添了几分从容闲适。亦有星星点点的垂钓客路遇,头顶草帽,埋头坐于湖畔,枯木般戳着。竹竿丈余,甩出心丝一条,纵目放去,见亮眼的寸截红鱼漂儿,鲜艳在起伏的湖面上,作劈波斩浪的不懈挣扎。湖心岛集约了三五十位游人,匀撒在岛上之角角落落。岛侧另辟方塘三五亩大,是手划船之处所。看来此处要比大湖深一些一水呈深绿色。水面尚无“兴风作浪”,但也显得汹涌。本想赁一条小船,“让我们荡起双桨”,唤回儿时歌声中的童趣,厚道的管理员姑娘婉言劝道:“风太大,船晃得根本划不成,你们还是都去坐大船玩吧。”遂收兴,等那大船泊岸。湖中已掀起了层层波涛,嬉戏着的浪花排出一条又-条蜿蜓的水线,涌动着密匝匝地向远方追去,浪花迸溅出厚厚一层水气,氤氟在湖面上,洋溢出浓浓的水腥味儿。天水是合一的明净,灿阳高照,四野寂寥,只有听觉是丰富的,涛声为主旋律,鼓耳而掠的风声则是背景音乐,那起伏于烟波里的大木船在湖心处挣扎了近一个钟头,终未能朝我们翘首企盼的逆风码头开.来,索性随波逐流漂泊到远方的彼岸去停歇了。众游人又断了游西湖的念想。环岛而建的亭台楼阁,九曲回廊、小桥栏杆等便成了众游人的栖息之地。人们若我或依墙而打坐,或宿卧于廊下,呆望那汪洋中的湖面,以及那于汪洋中艰难挺进的快艇,以及那刀豆般的艇中豆芥般的游人。涛声依旧,风声依旧,窥探着人的心潮,时空一时间礙固了—什么叫“物我皆忘”,此景此情大约是了。世俗中的西湖尘埃尚未落定,傍岛而新起了一片现代化的“村庄”,小洋楼鳞次栉比,其美观别致已显雏型,让游人憧憬出未来西湖度假村之胜境。湖东岸为水上乐园,可能尚不到季节,一应设施(泳场、滑水梯、跳台等)临风而伫,形单影只。塞北的旅游景点,因了天时地利的宥限,大多是“半年闲”的。之于水上游乐项目,更要在“半年闲”中再狠打一番时光的折扣。细想想,人们于世生存的快乐,自然亦不是时时伴随的,十成中能占上个二三成,便幸福得很了。故著名作家钱钟书说得好:“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人们游乐时的“甜”是为了把素日里更多的苦涩掺拌着吞咽下去。能给每一位到此一游的人以这样的心理支撑,西湖也便是可聊以自慰了—与西湖作此心灵上的对比,我与西湖便更有了生活(存在)下去的一份大耐心,大信念。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玮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