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345
颗粒名称: 一支歌
分类号: J642
摘要: 如今是人人爱唱歌。宴请后的卡拉0K是必备的节目,主人殷勤相邀,客人欣然应允。于是你吼一嗓子,我哼唧两声,倒也其乐融融。而且卡拉0K的最大优点在于遮脸,昏暗的灯光下,谁也看不清谁,尽管可以放心大胆地唱现代的音响效果又把你的声音装饰得恰到好处,使你自我感觉良好。这样的氛围,再加上几杯酒在你的兴奋点上烧一把火,你不得意忘形才怪呢。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点唱那首歌的。
关键词: 唱歌 文艺

内容

如今是人人爱唱歌。宴请后的卡拉0K是必备的节目,主人殷勤相邀,客人欣然应允。于是你吼一嗓子,我哼唧两声,倒也其乐融融。而且卡拉0K的最大优点在于遮脸,昏暗的灯光下,谁也看不清谁,尽管可以放心大胆地唱;现代的音响效果又把你的声音装饰得恰到好处,使你自我感觉良好。这样的氛围,再加上几杯酒在你的兴奋点上烧一把火,你不得意忘形才怪呢。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点唱那首歌的。那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不啻似一曲天籁之音。
  1963年,饥荒过去,人们刚开始能填饱肚子,文艺出现复苏的迹象。我那时读高中一年级,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学校的高音喇叭都要播放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那天,我正在教室做值日,一把苕帚扫得满屋尘土飞扬。忽然,高音喇叭里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低沉而抒情,接着一个男低音缓缓唱起—美丽的夜色多么宁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歌声带着淡淡的忧伤,把草原的空旷和青春的企盼表现得那样强烈,我突然就被感动了,倚在教室的门框上,呆呆地听着。我仿佛看见一个青年在草原上漫步,宁静的夜色笼罩四野,他抬头望月,几缕清辉亘古不变地飘飘洒洒,惹游子思乡,恋人多情。他内心青春的躁动被无限的时空放大,他的忧伤在寻找一种释放,他必须在以身报国还是儿女情长之间做出选择。这是一首不同凡响的歌。在那样的年代,在听惯唱惯了许多消失自我而又激昂的革命歌曲之后,这首歌以它的抒情、忧伤而又带着强烈的青春意识叩响了我的心扉。我记住了它的歌名《草原之夜》,并在心里深深地刻下了那优美的旋律。我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地幻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到荒原上去建功立业,品味那离愁别绪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1965年,我高中毕业了。紧绷的阶级斗争之弦终于把我们这些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剔除出上大学继续深造的行列。我义无返顾地报名“上山下乡”,到南部山区去战天斗地。尽管这首歌当时已经被禁唱T,但它渲染的神秘气氛和忧伤的情绪仍然是我作出关乎自己命运选择的内因之一。我们坐在汽车里高唱革命歌曲一路前行:“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革命青年有远大的理想,革命青年志在四方……”而在内心深处,我知道我此去是追寻自己的“草原之夜”C然而,此后的“夜色”已无法“宁静”。一场“红色风暴”席卷6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地,苍凉的地平线上,百花凋谢,万木飘零,一派肃杀。而此前所有贴有“革命”标签的歌曲,在这场“风暴”中都黯然失色,风光不再,代之而起的是歌颂领袖的歌曲。激情大面积塌方,心灵裸露出一片荒芜和困惑。改造客观世界的壮举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被稀释得无色无味,改造主观世界的愿望在遥遥无期的劳动中被自戕得惨不忍睹。在从精神到物质都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之后,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聊以自慰的呢?这时,一支优美的旋律从我内心深处缓缓升起—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等到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心灵在经历过冷酷的放逐之后渴望着回归。亲情与友谊永远是抚平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而这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空留无奈的嗟叹与永恒的思念。这首歌是拓荒者和一个游子的全部心灵史。它传递的是我们那一代人的企盼和渴求,以及这些愿望不可企及的无奈。严格地说,我们被称做“知青”的那一代人,只有年轻的岁月而没有青春的年华。“年轻”和“青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年轻”是生理上的,而“青春”则是精神方面的,它永远与无拘无束的幻想、花前月下的嬉戏,以及远足踏青、篝火野炊、华尔兹圆舞曲联系在一起。而这些我们都没有。我们过早地被拖进政治的漩涡而迷失了自我。我们努力磨平自己的个性去适应共性。在时代的风景线上,我们被修剪得千篇一律,循规蹈矩。我们在经过不断地被打碎,又重新拼装之后,自信“曾经沧海”,对一切喜怒哀乐难掬一捧同情之泪。但在内心深处,仍有一个浓浓的、化不开的“斩不断,理还乱”的“情结”:那就是对人世间真情的珍视与渴求。正因为如此,对当今许多滥情、矫情,包含着商业运作因素的歌,我很难记得住。我甚至认为:这些歌尽管被演唱得轰轰烈烈、死去活来,却是逢场作戏的玩意儿,掩饰不住一种肤浅,顶多是“快餐”,“吃”过就算完事了。很难对人产生刻骨铭心的震撼力,所以,不唱也罢。倒是那一片“宁静的月色”,是我心中一道恒久的风景。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云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