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的贫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5002
颗粒名称: 文集的贫气
分类号: I207.5
摘要: 摸摸文集的底儿,笔者以为,如今的作家们特别是中年作家,现在还远不是写年底总结的时候。顺便奉劝那些审视“金色人生”的人们要对作家于以适当的保护。 毕竟,贫气的文集,对你我乃至整个社会都无益。
关键词: 文集 作品

内容

留心一下现在的图书市场,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成名的或者是半成名的中青年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自己或丰或浅装祯精美的文集。从早期的王朔到现在的方方、池莉、格非、余华、苏童、叶兆言、张承志、张炜、贾平凹、王蒙、 迟子健、毕淑敏、叶辛、梁晓声、潘军,可以说,把作家们如此热衷风风火火地赶场, 和春节电视晚会各位演员在中央台门口亮自己的金属名片,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作家文集过于贫气! 熟悉图书市场运作规律的人们都知道,其实,这些封底上印着一万册以上的文集,多半都是一个虚数。如今,人们对什么样的书能畅销,谁的心里也没有准。这两年,所有的文集几乎是同时被不同的出版商推出的。对于读者而言,这好像是被强迫地进行选择消费。再加上文集中作家作品精芜并存,买文集,读者缩手缩脚,其实也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观念一旦植入了人们的头脑,不作权衡或者不去计较得失的,恐怕不是一个低能儿就是白痴弱智。 记得出版文集最具效应的江苏某出版社,在余华文集的出版前言里是这样说的:“余华和其他先锋派小说家的创作经验和文本策略已经向世人说明了传统的对文学与社会、作品与读者、文本与批评诸关系的不可靠性,并催发人们对诸多的文学理论问题重新的审视和思考。”应当说,这是出版商侧重规模效应的基点。现在的出版商,在苦心的经营中,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那就是,当代中国文学,能够独树一派大成气候的人现在是越来越少,真正的卖点其实并不太多,那些明星传记之类的图书,最终也是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气候。这样一来, 就只有凑人手装门面苦撑文学半边天了。于是,在精良的艺术包装下,有了“佳作丛书",有了“当代作家丛书”,有了 “实力派文学大系”之类聊以自慰的文集。 透过出版繁荣的表象,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现在有一部分作家,已经越来越看重即得的短期利益,他们往往是在某一出版集团或者是某一出版商总体规划中,充当了一个御用写手的角色。而是缺乏作为中国作家应有的起码的内省和自觉的恪守。应当说,这是中国文学无法产生世界性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说,一个具有天分的作家,一旦与急功近利和贪图出版、成形之类的思想相牵连,写作过于浮躁,那么,他至少是可悲的。埋头写作是件极为辛苦的事情,它不但需要极强的耐力,而且,还应当排除焦躁和冲动,抑制住自己膨胀的虚荣心。如果你天真地想,终究会有一天读者在你的垃圾文集里检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摸摸文集的底儿,笔者以为,如今的作家们特别是中年作家,现在还远不是写年底总结的时候。顺便奉劝那些审视“金色人生”的人们要对作家于以适当的保护。 毕竟,贫气的文集,对你我乃至整个社会都无益。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方方
相关人物
池莉
相关人物
格非
相关人物
余华
相关人物
苏童
相关人物
叶兆言
相关人物
张承志
相关人物
张炜
相关人物
贾平凹
相关人物
王蒙
相关人物
迟子健
相关人物
毕淑敏
相关人物
叶辛
相关人物
梁晓声
相关人物
潘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