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宁夏四十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4215
颗粒名称: 我看宁夏四十年
分类号: F291
摘要: 1958年到的宁夏,来宁前在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工作中央决定从全国各地抽调回族干部支援宁夏,筹建回族自治区。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城市建设

内容

作者的话我叫赵龙章,回族,1929年生,今年69岁,虚岁70了,按孔夫子说的已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我是1948年开始搞公安工作的,在公安战线上奋斗了四十多个春秋。1958年到的宁夏,来宁前在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工作中央决定从全国各地抽调回族干部支援宁夏,筹建回族自治区。1958年元旦前夕我接到中央组织部调令,要求在元月十日前赶到在兰州办公的宁夏工委(区党委前身)报到。因时间紧迫,没有充分时间安抚家中老小,凭着党性,无条件地按组织的要求,尽快交清工作,及时办好调动手续,简单整理一下行装,匆匆离开东北故乡,奔赴黄土高原的大西北。那时宁夏没通铁路,乘火车只能从南线经郑州、西安到兰州。一到兰州先去兰州市一只船路张治忠公馆中共宁夏工委驻地报到。之后,即投入紧张的成立自治区的筹备工作。因为我是搞公安工作的,调来前在长春市公安局政治部当干部科长,所以直接分配参与筹备未来自治区公安厅组建工作。如机构设置、编制定员、干部配备,以及接管由甘肃省公安厅移交给属于宁夏管辖区域的一切公安工作业务。其中包括劳改部门的十余个劳改农场、管教干部和几千名劳改犯人。当年三月宁夏工委迁往银川办公。我和另一位甘肃公安厅调宁夏的同志一同,武装押着三辆满载公安业务档案、文书、枪支弹药、装备物资的大卡车,从兰州出发,昼行夜宿,行程两天,到达未来的自治区首府银川。
  一恍我来宁夏整整四十年了,大半生是在宁夏度过的。可以说,宁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先在公安厅当科长,以后又分别在吴忠、贺兰两县担任县委常委和公安局长。最后于1978年调银川市公安局任党组、党委副书记、局长,直到1991年离休。在宁夏四十年的经历,我看到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刚到银川时,看到市容不整,尘土飞扬,房屋破旧,连自来水都没有,不像城市的样子。主要街道是坑洼不平的石子路,其它街巷几乎全是土路,晴天车过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正像群众形容的:晴天是扬(洋)灰马路,雨天就是水泥路。房屋是青一色的土坯房,临街铺店墙壁上粉刷的灰色涂料大部脱落。几乎没有真正的砖混结构楼房。仅在繁华的新华街,有一座土木结构的黄鹤楼。路上的车辆行人甚少。直到七十年代银川市内建设还是比较落后。当时流传的顺口溜是: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一天到晚皱眉头。这就是当时银川街景的真实写照。四十年后的今天,银川面貌大变样。从建设上看,城市居民告别了祖辈的土坯房,住上了阳光充足、水暖齐全的楼房。现在楼房林立,几十层的高大建筑也逐年增多。马路宽阔,就连小巷也都铺上柏油路面。街道整洁卫生,路灯明亮。通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大型商场逐年增加,市场繁荣,行人车辆川流不息,车水马龙。工业上,大型的化工、水泥、造纸、橡胶、轻纺、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各行各业,都在日新月异地突飞猛进。公安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刚到宁夏时,公安厅正在组建,暂住在原甘肃省银川专署公安处院内,即'文化街现在的新华分社地址,当时全是简易平房。而且连公安业务所必须的装备器材也少得可怜。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每个业务处、室,只有几辆旧的三轮、兰铃牌自行车。通讯设备更无从谈起,仅有一台十几门的人工接转的小型电话总机。各业务处、室,使用的都是手摇式电话机。佩带的枪支,都是收缴的枪牌、花牌、'马牌、蛇牌、狗牌、勃朗宁、加拿大、驳壳等杂牌手枪,而且子弹奇缺又不通用。银川市公安局更可怜,办公地点是一座破庙。就连看守所也是土围墙,土坯监房。全市仅有三个派出所(老城二个,新城一个),没有公安分局,全局编制不过百余人。有一个民警队,既管交通又管消防。消防队只有两部水车,遇到大火简直是杯水车薪,无法应付。记得有一年,银川东门外亚麻厂发生一起火灾,当时消防队两辆水车,其中一辆被新城飞机场借去冲洗飞机跑道去了,仅有的一辆水车赶到现场,面对浓烟大火,力不从心,无法扑救。只好通过有线广播,动员全市各单位职工和市民,自带脸盆、水桶等灭火工具,快速赶赴火场。用脸盆从渠中取水,大家一字型排开,互相传递。每盆水传到着火点,所剩无几,结果整个亚麻厂化为灰烬。那时发生小火群众自救,发生大火只好望火兴叹。再看现在,真是今非昔比,天壤之别。现在银川市公安局已由过去的百余名干警,发展到一千五百多人的队伍。机构设置,也由原来的几个派出所,发展到城区、新城区、郊区、开发区和工交等五个分局和几十个派出所。各业务部门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需要而增加,现在建立的消防、武警、防暴、交警、刑警等县团级的支队就有五个。永宁、贺兰两县也相应建立了消防队和其它业务机构。装备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仅银川市公安局所属各部门,各种业务用车近百辆,摩 .托车数百辆。目前各派出所都配有汽车,有的所两辆。通讯联络已形成网络,不仅内部通讯畅通无阻,就是与全国各地的联系也十分便捷。大部分人带上了传呼机执勤、巡逻,发生事故的现场上的工作联系,用上了“大哥大”和无线通讯对讲机。微机在刑侦和人口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旧式枪支,早已被国产的“六四”式“七七”式新式武器所取代。还根据不同的需要,配备了更加先进的防暴器材和武警装备。办公用房和家属住房也得到了大大改善。人员素质上变化也是巨大的。原有干警文化偏低,高小初中占多数,甚至还有初识字的文盲。而现在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很普遍,有本科学历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对人民警察的培养教育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记得1960年,举办了一期全区公安干警培训班,因无场地,只好选在平罗西大滩潮湖劳改农场,腾出一部分关押犯人的窑洞作为课堂。课桌和课凳都是学员用土坯砌成。为防止泥土沾染衣裤,把土桌凳上糊上报纸,就这样坚持进行了干警的培训工作。而现在已建立起相当规模的,现代化的全区公安最高学府“人民警察学校”。两地两市都建立了干警培训中心,同时也注重不断将干警送往其它公安政法院校深造。干警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深入久心。原来的“110”匪警报警电话,只限于发生匪患方可使用。现在“110”变成了为人民解困的服务电话。自开通有难必帮、有险必抢、有灾必救的项目以后,为群众做了大量的好事,博得了全市人民的广泛称赞。现在把“110”服务台又推广到其它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在交通警察中强调多年的纠正违章先敬礼的作法,一直执行得不好,效果甚微。自从交警学济南以来,规范服务,礼貌待人,大办好事,已蔚然成风。交通管理大大加强。虽然机动车辆猛增,但总的讲,交通秩序井然有序。.仅就个人简要回忆,自治区成立后的四十年,是突飞猛进的四十年,是欣欣向荣的四十年,也是全区回汉人民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艰苦奋斗的四十年。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全国贯彻十五大精神鼓舞下,为自治区党代会和入代会所确定的奋斗目标,更加努力做好工作。特别是为迎接四十年大庆,从公安角度,千方百计,万无一失地,把大庆保卫工作做好。我虽已离职休养,但作为一位老公安,如果组织需要我的时候,我还像四十年前接到调令来宁夏时心情一样,服从组织,做到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和全区人民一道,迎接新的未来。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赵龙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吉林省
相关地名
银川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