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师范为山区小学办实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3610
颗粒名称: 银川师范为山区小学办实事
分类号: DF391.3
摘要: 五月十四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这对于西吉山区来说, 是十分难得的好天气。这一天,也是黄岔村小学师生特别高兴的日子;从早晨开始, 全校师生忙着一遍又一遍地清扫教室,擦桌子,一遍文一遍地打扫校园,他们拣起一根根草棒,拾起一片片纸屑,整个校园给人以清洁、爽心的感觉,准备迎接前来支教献爱心的银川师范的师生代表。 黄岔村是银川市教委的一个扶贫点, 它位于西吉县田坪书乡和甘肃毗邻的边远山区。
关键词: 银川 学校 老师

内容

五月十四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这对于西吉山区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好天气。这一天,也是黄岔村小学师生特别高兴的日子;从早晨开始,全校师生忙着一遍又一遍地清扫教室,擦桌子,一遍文一遍地打扫校园,他们拣起一根根草棒,拾起一片片纸屑,整个校园给人以清洁、爽心的感觉,准备迎接前来支教献爱心的银川师范的师生代表。黄岔村是银川市教委的一个扶贫点,它位于西吉县田坪书乡和甘肃毗邻的边远山区。那里山大沟深,穷山恶水,村民们常年只能饮用又咸又浑浊的窖水。在有限的山坡地上,只能种土豆、糜子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收成的好坏全靠天气,所以广种薄收、广种不收的年景经常发生,再加上又没有其它农副产品收入,这就造成了村民要维持最低的生存条件也十分困难的状况。黄岔村小学是一所一至五年级共有130多名学生和六位老师的山村小学。自然环境差,村民收入低,学校的办公、学习条件困难、简陋。老师每学期除了能领一个教案本、一瓶墨水和一盒粉笔之外,再无任何用品,更无任何福利。黄岔村的老师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教书育人的,黄岔村的学生更是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从事学习和生活的。在得知这些情况后,银川师范的师生深感有责任、有义务对银川市教委的扶贫点的师生尽微薄之力,献上一份爱心,让黄岔村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的条件略微有点改善。上午十点钟,当银川师范、唐徕小学、海宝逸夫小学的师生代表来到时,130多名师生身着干净的服装,整齐地列队在学校大门的两旁,高兴地欢迎银川客人的到来。在学校举行的简短而热烈的欢迎仪式上,校长和村长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校长说:“我们十分高兴你们的到来,我们决心把你们的爱心和真情变成我们认真工作、勤奋学习的动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接着银川师范向黄岔村小学赠送了图书、粉笔、教案本、墨水等办公用品;向老师赠送了钢笔、教学参考书和衣物;向学生赠送了书包、作业本、新华字典、儿童画书、文具盒和近500件衣服。银川师范的领导在讲话中说:“我们所捐物品不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困难,但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一份真情。只要对你们的工作和学习能有所帮助,我们就会感到欣慰”。整个欢迎会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捐物支教活动在一片掌声中结束。把真情洒满山村小学,让爱心在山村小学荡漾。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

银川师范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