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存款缘何无动手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3387
颗粒名称: 储蓄存款缘何无动手束
分类号: F83
摘要: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利率的下调应导致储蓄存款的分流,但从1996年以来,利率进行了四次下调,而储蓄存款却依然呈现出稳定增加之势。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 储蓄 金融

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资料显示,截至1997年末,居民储蓄存款4627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到1998年4月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8984.6亿元,比年初增加2704.8亿元,增长了5.8%;比去年同期增加6865.6亿元,增长了16.3%。经济增长达到8%需要增加约6000个亿的社会有效需求,国家几次调低利率的目的便是要促进储蓄分流,引导近5万个亿的居民储蓄转向其他投资领域和消费领域。但资料显示,由于企业改革中失业和下岗人员绝对收入水平的下降,1997年1一9月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仅为2.9%,农民实际收入也从1996年的9%下降至4.7%。收人增长率的下降、储蓄存款增长率的稳步攀升,说明储蓄存款对利率的下调反应不敏感。储蓄存款的稳步增加与中国老百姓的储蓄习惯有很大关系。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储蓄存款率普遍高于西方,这种储蓄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尤其在目前,面临着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下岗职工日趋增加、住房商品化、子女教育费用增加、医疗费用增加等等情况下,居民的这种“求稳怕险”的心理更加严重,储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对于相当多数的居民来说,储蓄并非是为了获取利息,而是为了买房、养老、子女教育、应付意外事故等准备费用。有关专家认为,金融工具品种较少、居民投资渠道不畅、市场没有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是储蓄存款增加的重要原因。储蓄存款分流的方向是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从消费品市场来看,目前供过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占商品品种的98%以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只占1.6%,居民的消费水平大都还停留在低质量、温饱型阶段,没有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从投资渠道看,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可选择的金融工具品种不多,尤其在农村,农民除睹蓄外几乎别无其他投资渠道可选择。虽然证券市场日趋活跃,但目前证券市场的流通市值也只有5800亿左右,比年初增加约1000亿。虽然证券市场吸引了一定的增量资金,虽然面向社会公众的1500个亿的凭证式国债发行异常顺利,虽然今年面世的总规模60个亿的基金开元、金泰、兴华也出现热销,但这些资金加起来相对于近5万个亿的储蓄存款来说,依然是微不足道的。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由于对新兴的证券市场缺乏了解,加之其稳定性差、风险较大,一般不敢或不愿涉足其间。国债虽然安全性好,收益略好,但不能自由买卖,流动性较差。而储蓄存款安全性好、流动性好,更容易让公众接受。虽然两年来存款利率四次调低,但通货膨胀率更低,因而使得储蓄的实际利率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对居民有着较强的吸引力。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实际储蓄存款利率从1996年起开始由负数变为正数,1997年,一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为4.87%,经过第四次降息后的1998年一季度,一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却为6.72%,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此外,物价的稳定、商品供应的充足以及对未来经济稳定与社会稳定的心理预期,也使得居民将原来手中持币待购的部分现金转化为储蓄存款。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