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用筷子手巧心又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3359
颗粒名称: 幼时用筷子手巧心又灵
分类号: C913
摘要: 日本生理学家用仪器对使用筷子的人进行超声波扫描和皮肤生物史测量时发现,人在使用筷子时,牵动了手指、手掌、手腕、小臂、上臂、胃脾和后背等三十多个大小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的运动。 和手的动作有联系的关节、肌肉活动越多、越精细,手脑之间往复传递信息就越频繁,越能激发脑中枢神经机能的改善和提高。早点教儿童学会使用筷子,可以促进儿童的肌肉感受(即动觉)、空间知觉、动作表象和动作判断等心理迅速发展。
关键词: 日本 智力发展

内容

日本生理学家用仪器对使用筷子的人进行超声波扫描和皮肤生物史测量时发现,人在使用筷子时,牵动了手指、手掌、手腕、小臂、上臂、胃脾和后背等三十多个大小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的运动。和手的动作有联系的关节、肌肉活动越多、越精细,手脑之间往复传递信息就越频繁,越能激发脑中枢神经机能的改善和提高。早点教儿童学会使用筷子,可以促进儿童的肌肉感受(即动觉)、空间知觉、动作表象和动作判断等心理迅速发展,可以使支配调节手的动作更加准确和协调。有人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上,双手可喻为脑的“老师”,这不无道理。孩子最初是用手去触摸物体,开始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历程;用手去摆弄物体,改变物体,加快了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孩子年龄越小,手的动作发展对智力发展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幼儿手的动作的发展都是由本能抓握开始,以后手眼协调(视觉、触觉、动觉配合),最后手的动作渐渐灵活。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同样是遵循这样的程序;从一把抓握筷子,逐渐到灵活地使用筷子。在孩子三岁左右时,父母就可以开始教他使用筷子,“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会推动“手巧”。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