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3117
颗粒名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分类号: G63
摘要: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孩子对自我、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挑战。
关键词: 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

1998年2月23日清晨,银川市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某中学年仅13岁的初一年级学生冬冬,在上学之前跳楼身亡。还有一位女中学生,也因种种原因多次自杀,均未成。有关部门曾对中小学生进行过一次心理障碍的调査,结果发现:中学生的比例竟高达40%---50%,(据《国民素质忧思录》)。由于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行为能力,近年来,因与教师或家长发生矛盾而自杀的事件屡屡发生。现有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到广泛关注,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导致一部分孩子把自己的一切看得很重,其它的人或事在他们眼中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样易形成极度的自卑与自负,极易走极端。又因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不足,心理承受力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于处理,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障碍。面对着中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应该在中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知识,让孩子们掌握一些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能保持情绪稳定与心理平衡。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也是一种能力,如同其它能力一样,是可以在理论指导下培养。第二,培养正确的挫折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日趋激烈,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挫折与失败。能不能较早地确立正确的挫折意识,对于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应该尽早地让孩子明白,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若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甚至放弃生命,是非常不应该的。要教育孩子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轻言放弃,要勇敢地面对现实,要爱惜生命,尊重生命。第三,培养沟通意识。由于不沟通,导致矛盾逐渐尖锐化而造成孩子出走、犯罪甚至自杀的情况不断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十四五岁的孩子正处于“危险期”,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渐渐产生闭锁心理和逆反心理,教师和家长要理解、关心孩子,使孩子顺利度过“危险期”,步入健康的人生轨道。第四,学会宽容。让孩子从小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家庭、关心社会,没有偏见、没有私心,能包容和容忍他人的不同,具备一颗爱别人和宽容别人的宽阔心胸,让孩子明白关注他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第五,学会自我节制。自制力也是一种重要的个性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教育我们学会自制。自我节制是保持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总原则。智力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有些智力平常,但是有坚强意志和优良品格的人也能取得惊人的成绩,所以培养孩子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第六,培养合作意识。由于拐卖儿童等丑恶现象不断发生,很多家长都以“封闭”的方式管理孩子们,使他们失去与他人交往的许多机会,从而导致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降低。专家认为要使孩子顺利融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交友能力,和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还要让孩子懂得“自我”往往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更大的价值。第七,不要把家长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现在的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很大,有些父母,尤其是那些在自己的领域里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满足的父母,把所有的努力与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无疑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不要把你的愿望加在儿女身上,不要等着让孩子来实现你的愿望,请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孩子对自我、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挑战。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

银川市中小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银川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