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银川晚报》 报纸 |
唯一号: | 310120020220002191 |
颗粒名称: | 一生致力的事业 |
其他题名: | 东干人的故事 |
分类号: | I03 |
摘要: | 十娃子一生致力于东干语言文字的创造工作,他在写诗的同时一直孜孜不倦地研究东干语法和正字法。1931年起,十娃子开始编写东干文教科书,这一年,十娃子至少出版了两本教科书,和当时所有的东干文出版物一样,这些教料书都是用拉丁文字母编写的。多年以后,当东干文字较为完善时,十娃子才专注于诗歌和散文创作。苏三洛评说十娃子是东干文字和东干文学的缔造者和教授者。 不久十娃子便被上级调往吉尔吉斯国家出版社,这是当时吉尔吉斯唯一出版吉尔吉斯文、俄文和东干文书籍的出版社,主要出版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方面的书籍。东干文书籍一般都在伏龙芝市和喀山市印刷。从1930年到1938年,以及战后的1954年到1957年,十娃子一直在国家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开始是高级编辑,后来担任总编辑。 30年代初期,包括十娃子在内的一批年轻的东干作家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和诗歌,他们开始在吉尔吉斯的报纸上崭露头角,吉尔吉斯因此成为东干语言和文学的中心。对于东干人来说,1931年是格外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十娃子用东干文创作的诗集得以出版,这不仅是十娃子、而且是东干人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尽管其中有些作品难免稚嫩,但东干人公认4娃子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 第一本诗集出版后,十娃子又出版了一系列诗集,其中一些作品被译成俄文、吉尔吉斯文、哈萨克文和乌克兰文等文字。1932年,十娃子的第二本诗集付梓出版。在这本诗集中,十娃子讴歌了东干农村的新生活。如在《共青团员阿什尔》一诗中,诗人描写了革命以后东干妇女获得新生,为争取幸福美满的新生活而奋斗的事迹。十娃子还在这一年创刊的东干文报纸《东,火星儿》上发表了一些诗作。这些迹象足以表明十娃子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诗人了。同年,十娃子出席了在海参歲(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苏联境内中国人使用拉丁字母方面的会议,会期10天。十娃子记得那次旅途坐火车单程就走了15天。 1934年,十娃子作为首批东干族诗人之一,加入了苏联作家协会。4月,十娃子出席吉尔吉斯作家代表大会。与此同时,十娃子开始了他的散文创作(仅指区别于韵文的叙事文体,非指散文体裁),因此被公认为最早的东干族散文作家。十娃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麦燕的运气》在这一年用东干文出版,后被译成俄文。关于十娃子的作品,后面还将陆续介绍。 |
关键词: | 文艺工作者 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