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能否走出国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1976
颗粒名称: 国药能否走出国门
分类号: F272.7
摘要: 从“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内经”开始,中国的中药史绵延了几干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据称,中国每年可生产1350种原料药和4000种中草药。然而,除中药品种外,97%的化学药品是外国药的仿制品。目前还没有一个中国药在国外获得专利。国家医药局局长郑筱萸说,由于大部分国产新药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外国药品已经占领了中国大城市近60%的市场。这两个品种都是中国治疗糖尿病和痛风病的第一个国家级新药保密品种。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国际化是振兴民族药亚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 现代化 民族药业

内容

从“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内经”开始,中国的中药史绵延了几干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据称,中国每年可生产1350种原料药和4000种中草药。然而,除中药品种外,97%的化学药品是外国药的仿制品。目前还没有一个中国药在国外获得专利。国家医药局局长郑筱萸说,由于大部分国产新药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外国药品已经占领了中国大城市近60%的市场。
  “洋中药”抢滩中国市场更令人不安°近年来,从日本、韩国、东南亚和西欧国家等地进口的“洋中药”已超过1.5亿美元;占国内中成药市场的三成之多。据称,国际市场草药年销售额150亿美元,加上以药用植物制成化妆品等成交额达300亿美元,而中国草药出口仅为6亿美元,且70%以上是无附加值的药材。有些海外企业还利用我国低廉的原药材和生产原料,就地生产抛售;有的则从中国购进大批中药材,进行粗加工后,转到国外精提取制剂包装后,再以几倍高价杀回中国老家。在这种“市场潜力今犹在,不见国产畅销药"的情形下,为培植中国民族医药工业、创立中华医药名牌产品,中华医学会在北京组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陈可冀教授为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壬永炎教授等为副组长的专家评审组的重点医学推广工程会议,决定将中国硏究院研制的“糖脉康颗粒”和痛风定胶囊”列入中华医学会重点推广工程。这两个品种都是中国治疗糖尿病和痛风病的第一个国家级新药保密品种。中华医学会重点医学推广工程是在中国科协和卫生部支持下,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或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并在临床应用中证实有显著治疗作用的医药成果向国内外推广,加速中国医药成果高技术化、产业化、市场化一项重大举措。陈可冀院士介绍说,日本和韩国近年来大力发展中药材,日本“顺天堂”一家的产量就相当于中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韩国在中药国际市场的份额也早已超过中国。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国际化是振兴民族药亚的唯一出路。中华医学会表示,中华医学会将与国际有关组织合作,将组织“糖脉康”和“痛风定”等重点医学推广工程项目参加国际医学研讨会和国际医药技术展览会,协助企业与国际投资公司进行经贸洽谈或引资合作,在国;际市场设置区域性特许联营经销商,使其在国际医药界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扭转中国中药出口比重日益缩小,而中成药进口却来势凶猛的局面。
  .治疗糖尿病的“糖脉康颗粒”"和治疗痛风的“痛风定胶囊”都是面向21世纪的现代型中药。中华医学专家教授建议尽快扩大“糖脉康”和“痛风定”的生产规模,通过深人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使这类优秀的国家级新药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并在与西方同类产品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医学界人士分析海外“洋中药”冲击中国本土中药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药材生产管理较为粗放,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水平很低。而日韩等国生产效率高、技术先进、质量稳定。为抗衡“洋中药”的挑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汇制药公司以医药工业企业质量控制和管理规.范(GMP)为标准,投资2亿元在四川成都建造了一座年生产能力50亿元的中国目前最大的中药生产基地,生产“糖脉康”和“痛风定”。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药局局长张文康日前透露,由于我国的中药特别是中成药缺乏客观、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一些厂家和产业化工程技术落后,新产品开发和传统名优中成药的深层次开发力度不够,很多中成药企业亏损,他希望国内有朝气的民营企业能够在兼并亏损企业、实现中药工业集团化.产业化和商业规范化上发挥积极作用,推进中药产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汇制药公司董事长莫始奎表示,为最终解决糖尿病和痛风病这类21世纪的“文明病”,中汇制药公司将继续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之路,今后每年投入至少1000万元的科研与临床实验经费,与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四川联合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卫生部六大临床药理研究基地等单位的有关科研人员开展合作,通过中西医结合,特别是通过现代化分子生物学的科学实验对“糖脉康”和“痛风定”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使“糖脉康”和“痛风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还要让中汇制药成为中国制药业的脊梁,而且还要大规模地向国际市场挺进。中科院王志新院士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阎锡蕴研究员希望中汇制药公司在“糖脉康”和“痛风定”进—步研究中,与中国科学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糖脉康颗粒”和.“痛风定胶囊”的分子成分,向分子生物学等更深的领域发展,进一步提高“糖脉囊”和“痛风定”的档次,切实解决糖尿病和痛风病这两个世界性难题。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文康
相关人物
王志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科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