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1366
颗粒名称: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分类号: TS933.21
摘要: 近年来,藏石、赏石逐渐成为都市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人将其置于庭院点染一道风采,有人让其登堂平添百般高雅。
关键词: 玉石 石料

内容

近年来,藏石、赏石逐渐成为都市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人将其置于庭院点染一道风采,有人让其登堂平添百般高雅。其实,藏石古已有之。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有宋之遇人在燕国收藏奇石的记载;南唐后主李煜为娶小姨嘉敏曾把自己珍藏的两枚雨花石作为彩礼相赠;宋徽宗把一枚内有黄龙图腾的白色雨花石视为皇室珍宝;书画家米芾曾得到过一尊供石,名为“砚山石”,直径一尺多,前后有55个如指头一般大小的峰峦,顶有一小方块,上面凿出二寸许见方的砚台,米芾在《砚山》诗序中写道:“谁谓其小;可置笔砚奇石收藏虽然古已有之,但是,操业者甚少,一直没有形成什么大的气候。近年来,奇石收藏逐渐兴盛起来,各色观赏交易奇石的市场越来越红火;市场上,鸡血石、水晶石、雨花石、三峡石、太湖石、灵壁石、大理石、黄河石等等,真是异彩纷呈,各有千秋,收藏奇石的人既有达官贵人,也有文人雅士,更有普通群众。同时,一些奇石展览也相继在我国的一些城市举行,有些奇石还跨出国门,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观赏性是奇石最直观、最基本的特性。一块石头放在眼前,或者是美,或者是丑,它要有值得品赏耐人玩味的外观,这通常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润泽、纹理、气度等方面。同时,玩石崇尚自然,绝少人工斧凿。奇石完全是大自然千百万年鬼斧神工的产物,每块石都有自己的形状特征,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如美丽多彩的玫瑰石、冰凌怒放的水晶石、图案丰富的黄河石⋯⋯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一块奇石,实际就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一曲美妙感人的歌谣。作为一门收藏艺术,藏石、赏石既是人与自然的感应过程,同时,也是艺术的审美过程,人们通过对奇石的把玩观赏,可以达到修心养性,物我两忘的境界。心那如何收藏奇石呢?首先,要看石质,一件奇石精品,可供长期欣赏之用,其硬度、密度、质感、光泽等都有相当的要求,其次,是石形的要求、如石应具有独创性、完整性和统一性等几个特征,既要具备传统赏石的“瘦、皱、漏、透”,又要具备现代的“点、线面”等要素;再次,石色也是造石十分重要的要素之一。其色纹不但增加视觉享受,更要具备艺术表现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藏石界收藏黄河石异军突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州、南京、西安、兰州等地奇石交易市场,都有黄河石的一席之地。人们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黄河石通过其特有的质、形、色、神等特征,表现了深远的意境,无穷的幻觉;其多姿多彩的形状,无论在什么地方看到,给人的感觉总是赏心悦目的。“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健脑,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爱石、赏石、藏石构成了中国石文化的主线,奇石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热遍中华,人们有理由相信,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奇石收藏”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也必将更加广阔。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地名

广州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
西安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