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防震减灾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0335
颗粒名称: 银川市防震减灾工作
分类号: P315.94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法律,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行政管理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
关键词: 银川市 防震减灾

内容

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努力做好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摘要)。银川市地震局局长徐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199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法律,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行政管理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它的实施必将对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宣传、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对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是深受地震灾害的国家,据统计:自1949年至1991年,因地震灾害死亡的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4%。本世纪以来世界上两次死亡人口在20万人以上的严重地震灾害均发生在我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因此,在我国开创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颁布实施《防震减灾法》增强防震抗灾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宁夏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北端,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自有地震记载以来,已发生5级以上地震40多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之多。银川市及邻近地区地处银川地堑中心,近600年以来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7次。面对这样一个震情形势,自治区入民政府提出了我区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力争用十年时间,使全区城乡抗御地震的能力有明显提高,银川市、石嘴山市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同时确定我市为实施全区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示范区。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银川市的中心城市地位日益突出,防震减灾任务尤为艰巨。市政府1995年提出的防震减灾目标是:“在市政府的直接组织和领导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建立有效的地震综合防御体系,力争在“九五”期间使全市城乡防御地震的能力明显提高,银川市区具备防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各有关单位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建立健全了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编制了《银川市抗震防灾规划》,不断加大危房改造和抗震加固工作力度,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银川市地震综合防御水平和防震减灾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颁布实施,学法执法,防震减灾更是我们地震工作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就如何贯彻《防震减灾法》,做好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一、广泛深入地进行《防震减灾法》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灾意识。一方面要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广播、电视广为宣传。另一方面要改变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办法和思路。应从孩提时代抓起,让他们知道万一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如何采取正确的对策,以使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失。二、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市、县(区)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各大中型企业内部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立起相应的地震应急指挥机构。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能及时发挥效用,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三、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继续抓好我市现有的监测手段,促成永宁县地震台和贺兰县地下水观测的现代化建设,协调好与区属专业台站的关系,加入自治区地震局电脑网络系统。建立起地震资料数据库,引进计算机会商自动化。同时,充分重视引进分析预报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增强地震科技发展活力,提高分析决策水平。四、加强大震应急工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继续推进我市地震信息通讯的现代化建设,大大提高政府对地震灾情的快速反应能力,为做好短临震跟踪预报提供条件。逐步改善应急通讯条件,加速地震预警系统和破坏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完善。五、抓紧完成震害预测工作。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对我市各类建筑物、人口分布、财产以及供水、供电、交通、通讯、医疗、粮食等生命线工程进行一次全面调査,搞清我市现有建筑物及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状况。对未来遭受地震时的灾害损失作出科学预测。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抗震加固及防震减灾对策,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六、搞好以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为基础的抗震设防执法监督工作。我市是1978年国务院首批确定的重点抗震设防城市,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方面都必须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标准的管理,此外还要逐步提高农村房屋抗震能力。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重申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同时又明确了不按此规定执行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实施,解决了防震减灾工作有法不依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使防震减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七、积极开展地震保险。充分发挥地震保险在地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的积极作用。增强震后恢复和重建能力。八、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体系。为了全面落实防震减灾的各项任务,我们还必须结合一系列地方性配套法规。同时建立健全执法队伍,使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以保障防震减灾工作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银川市地震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