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7613
颗粒名称: 读书与写作
分类号: G792
摘要: 五十年代,著名作家李準发表《不能走那条路》一文后,震动了中原。
关键词: 读书笔记 读书方法

内容

五十年代,著名作家李準发表《不能走那条路》一文后,震动了中原。当时,许多青年追随李准的理想,想成名成家。我很崇拜李準老师,当时我与李老师居住仅一桥之隔,常听他讲文学创作艺术。他问我:“念书几年?”我如实亮底:小学五年。李準听后讲道:“多读书,斗空无粮,肚空气虚。”从此,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读书。那时工薪低,无钱购书,只好借书看,或到书店、图书馆阅读,读余常练习写作。
  数年后,我在《黄河建设》、《黄河工人》刊物任实习编辑,心里怯悸,怕露出底子,一味苦读,“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心想钻研中外名著,多请名家指点,总会胜任。按照《古诗源》(明代木刻四卷版本)卷一页首《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我创作了习作诗歌《黄河谣》:“河水东流/开渠淌田/播种五谷/有吃有穿。”把诗交给老编辑,老师摇了摇头,没吭声,把诗放在桌上,然后对我讲:“读书,要活,莫死板,领会精神实质,按其立意,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生活里走出来,再装饰文艺主体之神,当时感觉到“难”字如千斤压顶。后来,我沿着黄河大堤步行数百里路程,釆访工地,记录风土人情,整理资料几万字,写成诗18首。回来以后,以喜悦的心情,请教王质彬编辑审稿,他看完后,严肃地对我说:“写的啥诗,像个瓜摊,堆起来的,哪有诗味。写新诗、自由诗,不能乱写,内容要多采,乱堆石块也不好。”°受教以后,仍继续学,耐心写,写出5首诗,随之送给王老师,他挑选了一首《黄河青年》,边讲边修改,后来这首诗发表了,激动得我彻夜未眠,从而也尝试到文学创作道路上的辛苦。
  我从处女作中得到了两点启示:一是要从生活中寻找诗性与源泉;二是多请教老师,读书与受教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五字法”(勤、灵、性、心、实)去写诗。我也从中懂得学则智,不学则愚的道理。这以后,先后在《夏风》、《朔方》、《红豆》、《江河文学》、《工人日报》、《黄河文学》等报刊发表数百首诗,还出版了《夕阳碎影》,并与人合著《与光同行》、《双色光》诗集。特别是受李准、张贤亮、张武著名作家的影响,使我有勇气开始了小说的创作。十多年来,先后出版了小说集《生命之光》、《黄河梦》、《梦魂》、《黑亮》、《工人小说集》、《六盘山的春光》、《秋天奏鸣曲》等10部作品。我虽年逾花甲,但在文学这片田地里依然勤耕不辍。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克兴
责任者
李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