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革命赴晋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5685
颗粒名称: 投身革命赴晋绥
分类号: D022
摘要: 孙方山等同志召集全团人员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后,动员大家投奔解放区,到延安评(京)剧院去,做一个革命艺人。经过多次动员和交谈,我第一个提出要到革命圣地——延安。
关键词: 革命 晋绥

内容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来临之际,当我在《银川晚报》上看到记者刘文静采写的连载报道《忠诚》“宁夏京剧团四十年记”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浮现出52年前投身革命,参加晋绥评(京)剧院(宁夏京剧团前身)的战斗情景,1946年,我正在张家口实验评(京)剧团演出,八、九月间,延安评(京)剧院的孙方山、王一达、张梦庚等同志奉上级领导的命令来到张家口市组织排演新编历史京剧《三打祝家庄》,该剧演出盛况空前,轰动了整个张家口市。原准备再排演另一出新编历史京剧《逼上梁山》,因傅作义部进攻张家口而停排。孙方山等同志召集全团人员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后,动员大家投奔解放区,到延安评(京)剧院去,做一个革命艺人。经过多次动员和交谈,我第一个提出要到革命圣地——延安。
  由于形势紧迫,几天后由孙方山、张梦庚、王一达、邓泽等同志率领的一日本京剧研究会第三次访华演出于2月14日、15日在北京湖广会馆举行。成立已10年的日本京剧究会,是由日本酷爱京剧艺术的戏迷、票友组成的。10年来,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学习掌握京剧表演艺术,排练了《三岔口》、《孙悟空》等十余个剧目。他们多次用中日语在日本公演,并曾两次赴中国北京、上海、南京和西安演出。此次演出的《天女散花》、《虹霓关》和《霸王别姬》等五个剧目,赢得了中国同行的高度评价。日本朋友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使中国观众深受感动和钦佩。(图为《天女散花》剧照)穆景林摄影报道支20余人的队伍出发了。我们经过长途跋涉,于1946年10月初到达了晋绥军区所在地一山西兴县。贺龙司令员派人把我们接到了晋绥军区战斗剧宴会后,我们进行首场演出,我和刘元彤演了《霸王别姬》,殷元和演了 《清风寨》。虽然十月的晋西北非常寒冷,但我们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那晚的演出效果极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不断为部队和当地群众演出,我和刘元奎、殷元和便赢得了 “三元”的美誉,深得贺老总和首长们的赏识。
  不久,绥蒙军区解放剧院的演员转移到了兴县,主要演员有张德甫(武生)、张月楼 (刀马旦)、朱小霞(花旦)等,由于又注入了新的力量,我们的实力更壮大了。贺龙司令员决定,于1946年10月底成立晋绥评(京)剧院,由晋绥军区后勤部部长高仕一兼任院长,张一然、王一达任副院长。我们也正式参军,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文艺战绥评(京)剧院成立后,演员们经常徒步几十里为前线部队演出。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贺龙司令员经常到驻地看望我们,时常带来饼干、奶粉、香烟等物品慰劳我们,增强了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我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在革命的大家庭中大伙儿的心情十分愉快。
  当时剧院还有一批五、六十岁的老人,如:王桂山(功武旦)人称“五盏灯”、唐富尧、王桂卿、李玉安、霍明如等。1947年春天,贺龙司令员亲自为这些老艺人祝寿,感动得这些老艺人热泪盈眶。贺老总诚恳谦虚的态度,打动了每个人的心,对老艺人和全体工作人员是极大的鼓舞,从此后,在京剧团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都要为老教员举行祝寿酬教活动,一直延续到“文革”前。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元奎
责任者
刘文静
相关人物
孙方山
相关人物
王一达
相关人物
张梦庚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