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工程”带给人们什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5550
颗粒名称: “厨房工程”带给人们什么?
分类号: TM925.5
摘要: 新华社晚报专电(姜微崔砺金)走进遍及上海的超市和副食品商场,货架上总会看到门类繁多的包装菜、 盆菜、套菜。
关键词: 厨房电器 炊具

内容

新华社晚报专电(姜微崔砺金)走进遍及上海的超市和副食品商场,货架上总会看到门类繁多的包装菜、盆菜、套菜。这些半成品买回家后,直接就可以入厨、入锅或入口,大大减少了家务劳动时间。上海人把这一新鲜事物叫做“厨房工程”。
  虎年新春的“年夜饭” 作为“厨房工程”启动的突破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据上海市商委粗略统计,春节共供应年夜饭、节日套菜9000多桌(套),比上一年猛增两倍。万余家庭 “暂别”厨房的愿望得以实现。
  上海市民从“厨房工程”中享受到了家务劳动社会化带来的便捷。传统的 “买、汰、烧”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适应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另外,一些独立生活的青年,还不懂如何配菜、烧菜。加工好的成品、半成品无疑给这些市民提供了方便。
  一些盆菜加工厂家和超市则从“厨房工程”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刚成立不久的八仙盆菜生产厂,每天能够生产2万盆各式盆菜,向全市250多家大型超市供货。由于供不应求,一般要预订三天后才有货。而上海现有的900余家超市中有一半开始供应小包装的生鲜食品,其销售额占超市总销售额的1/4以上。
  “厨房工程”的实施,架起了“菜园子”和“饭桌子”之间的桥梁。相应地,它还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农产品的产销衔接也十分有利。以上海蔬菜四公司为例,它的配销中心就辐射到了郊区3万亩菜田、6大园艺场。现在,上海蔬菜部门直接参与产销经营过程,不仅与沪郊农村联系,而且与外省产地挂钩,进一步促进了大流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各厂家为“厨房工程”开发的方便菜肴已达200多个品种,价格也分高、中、低等不同档次。但是,刚刚兴起的 “厨房工程”,能否“飞入寻常百姓家”并扎下根来,在价格、品种搭配等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姜微
责任者
崔砺金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上海超市
相关机构